即便拜登宣告獲選,白宮紛擾仍未歇。牽動世界局勢最深的美中關係,在過去四年杜林普主義的雷厲風行下,短期內也幾乎不可能全面倒轉,加上疫情毫無和緩跡象,兩大因素夾擊,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仍徬徨在「向東(中國)走、向西(美國)走」的十字路口。
在華府和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愈來愈像一場新冷戰之際,從伺服器到 iPhone 等產品,最終可能會擁有兩條獨立的供應鏈 —— 一條對中國市場,另一條則是對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區。
許多公司對中國的態度正在降溫。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過去兩年進行的調查顯示,約 40% 的美國企業已經或正在考慮將製造設施遷出中國。而美國商會 9 月發佈的最新年度調查中,只有 28% 的企業表示,它們今年在中國的投資將會增加,去年這個數值是 47%。
要解開長達一個世代之久的供應鏈,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任務,在中國市場銷售產品的跨國公司將會留下甚至擴張。但,如果曾利用中國生產出口商品的企業,大批決定離開,就代表美中兩國五十年經貿整合將出現重大逆轉。
作為中國最早和最大投資者之一,台灣企業早在十五年前就開始調整製造業結構,當時在外國投資最多的中國沿海地區,勞動力開始出現短缺。十多年前,鞋類、飾品、玩具和家具製造商開始向越南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遷移。
西方企業還開始擔心,在中國製造設備可能會危及數據和私隱安全。隨著美國政府加強對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和華為的審查力道、開始起訴中國黑客,並開始討論電腦硬件是否可能受到攻擊,伺服器的代工製造商如廣達電腦,開始將部分生產遷回台灣,部分遷往美國或墨西哥。這過程在美中貿易戰之前就已經發生了。
隨著美中貿易戰升溫,消費電子企業也開始重新考慮在中國的業務。過去幾年,台灣企業一直加速向中國競爭對手出售製造資產。這些交易包括:台灣金屬機殼大廠可成以逾 14 億美元,出售位於中國的一家工廠予當地手機玻璃製造公司藍思科技⋯;緯創將兩家工廠出售給中國立訊;美律也將在中國資產賣給立訊。
然而全球供應鏈想不再完全依賴中國,將需要很長時間,就像是 90 年代生產從日本、韓國和台灣等東亞公司移往中國一樣,歷時長達二十年。
各國政府正試圖利用這歷史性轉變。韓國延世大學經濟學家鄭求鉉預測,由於業務回流空間有限,全球將形成三大供應鏈系統:最大的一個在亞洲(包括中國,但延伸至東南亞),以及兩個規模較小的、以美國和德國為中心的供應鏈系統。今年 9 月,歐盟駐台代表處舉辦了首次歐洲投資研討會,因為許多國家(尤其是中歐和東歐國家)希望成為新的製造中心。
日本為該國企業提供了將生產遷回國內的獎勵辦法,並為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的製造商,提供了另一套獎勵措施。歐盟也正在對其貿易政策進行評估,以研究如何應對供應鏈重組。
這場供應鏈的全球大洗牌,恐怕不會因為拜登上台而結束,而是持續加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