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中印衝突已持續多時,仍沒有解決的跡象。號稱「快樂之國」的不丹,一向予人與世無爭的形象,卻不幸夾在中國和印度之間,自 2017 年洞朗地區衝突起,中國將邊界線向不丹推前 40 公里。不丹多年奉行獨特的外交模式,由印度督導,至今還沒有和中國建交。
中國和不丹雖然是鄰國,但一直沒有正式劃界,中方表示雙方邊界長達 600 公里,外國的講法則為 470 公里,其中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數字。儘管如此,不丹與中國大陸的政權交流並不頻繁。在 18 世紀,頗羅鼐郡王統治西藏,一方面向滿清稱臣,另一方面與之建立宗藩關係,但不丹並未正式成為滿清屬國。
1772 年和 1864 年,英國先後入侵不丹,令不丹變成其保護國。1910 年,英國和不丹簽訂「普那卡條約」(Treaty of Punakha),不丹的外交事務受英國所指導。同時,在領土議題上,無論是國民政府抑或共產中國,均對尼泊爾、錫金和不丹採取愈來愈進取的態度。1947 年,印度從英國獨立;而到新中國於 1949 年成立時,其官方地圖一直包括與不丹具主權爭議的地區。
基於對中國的恐懼,不丹同年與印度簽署「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Treaty Of Perpetual Peace and Friendship),願意在外交事務上接受印度的指導,換來其對不丹的財政和軍事援助。1951 年,中國軍事佔領西藏地區,並吞併不丹的八處飛地,使兩地邊界正式接壤,對不丹的威脅更大。印度總理尼赫魯於 1958 年訪問不丹時,就誓言捍衛不丹的獨立地位。
「外交家」雜誌指出,中國於 1960 年聲稱不丹、錫金、拉達克是西藏文化圈的一部分,亦即是中國的一部分。外國一直流傳「西藏的五指」(Five Fingers of Tibet)一說,例如「日本時報」引述,毛澤東比喻西藏是中國的右掌,右掌的五指分別是尼泊爾、不丹、錫金、拉達克和阿魯納恰爾邦,中國應該要解放這些地區。在 1962 年的中印戰爭中,中方一度入侵印度的阿魯納恰爾邦。
1971 年,在印度的支持下,不丹成功加入聯合國,並在 1973 年和孟加拉建交,成為該國第二個友邦,後來慢慢與更多國家建交。現時,不丹已與 52 個國家以及歐盟建立外交關係,當中並不包括中國。另一方面,中國自改革開放後便調整國策,在 1984 年起,多次與不丹進行邊界談判。直至 1998 年,兩國經過 12 輪談判,終於成功簽訂「中不邊境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同意先維持 1959 年 3 月以前的邊界狀況,可是雙方至今仍沒有完成邊境劃定工作。
2007 年,印度和不丹修訂 1949 年的「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印度不再於外交議題上指導不丹,但依然肩負其防禦工作;同年,不丹也步向民主化。2000 年後,中國希望透過軟實力,把不丹拉攏過來,例如幫助不丹發展旅遊,令其減少對印度的依賴。「外交家」雜誌去年就報道,雖然年長的不丹人對印度依然心存感激,但年輕一代因為國內經濟問題,對印度愈來愈不滿。可是,由於中國今年再度挑起與不丹的領土衝突,令當地人深感不安,也令印度有機會改進與不丹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