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國公民脫離中國國籍,成為其他國家的公民,那他還算中國人嗎?擁抱華人文化,可以與「中國人」此一身份認同區別嗎?這些問題,由不同海外華人回答,答案可能截然不同。對部分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來說,中國可能仍是他們的「祖國」。
美國拉洛奇大學(La Roche University)社會學教授 Azlan Tajuddin,2018 年在「國際與全球研究雜誌」(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Global Studies)發表文章,從 1826 年英國開始在新加坡、馬來亞及檳城建立殖民地,到 1957 年馬來西亞獨立,講述不同馬來華人如何在流散海外的不安驅使下,構成對中國的政治身份認同。
牛津大學名譽教授、社會學家 Robin Cohen 認為,僑民社會身份的發展,多反映在「關於家園的集體記憶及神話;包括他們想像中的位置、歷史及成就」。Tajuddin 進一步指,「家園」的意識推動了年輕一代,努力在殖民統治下,重建自身不斷消減的原有身份意識。只要「家園」意識成為僑民的信念,實踐於日常生活中,便會變成社會認同的一部分,以此維持對「祖國」文化的渴望。
Tajuddin 認為,馬來西亞華人的政治意識,主要在殖民時期形成。當時,不安開始在流散海外的華人社區浮現。當時,他們正在殖民地權力關係及身份認同上愈趨邊緣。像其他西方國家的殖民地一樣,殖民帶來壓制現代公民權利、種族及族裔不平等的制度。隨著時間流逝,華人作為移民少數民族,處於次等地位,又開始與中國文化脫節,如何在種族多元的資本主義社會中維持原有文化身份,成為挑戰。
Tajuddin 指,15 世紀中葉,首批到達馬六甲蘇丹國(Kesultanan Melayu Melaka)的華裔定居者,並沒有適應問題。早期在當地港口成功致富的華商,部分與當地人通婚後繼承馬來習俗,即後來的「峇峇」。他們能適應當地環境、掌握當地語言,較易為社區所接納。隨著蘇丹國日漸注重商業,他們的社會地位隨之提高。1826 年英國開始在馬來西亞建立殖民統治後,不少峇峇便以買辦身份,充當英國企業與當地地主間的橋樑。
不過,英國自中國南部輸入的廉價勞工,與「峇峇」情況完全不同。Tajuddin 表示,許多散居各地的廉價勞工,只想賺錢然後回國。不久,東南亞的華僑,包括講福建話、潮州話、客家話及廣東話的族群,便構成「南洋華人」的身份。20 世紀初,各社群身份認同已有差異。一方面,峇峇後代的社會地位一般較高,以過上西式生活並以自身混合的風俗為榮。另一方面,南洋華人主要從事低工資職業,與前者對比鮮明。Tajuddin 形容,峇峇雖然尊重中國傳統,卻又認為在中國出生、後期來到當地、較貧窮的兄弟,是沉淪的一群,而致力於保持雙方的社會距離。
Tajuddin 引用海外華人研究學者王賡武的分析,指馬來華人有上中下三個社會階層:峇峇成功進入頂層,中層是一群受過中國教育的專業人士、來自中國的華文學校教師,而大多數人受僱的低薪華工則屬於底層。Tajuddin 認為,即使是受過教育的中層,仍沒有能力區分國家及民族兩個概念。同時,他們愈發焦慮,認為殖民主義及西化對中華文化及年輕一代有害,因此通過教育,激起很多底層華人以中國為中心的意識。又鑑於大多數底層華人不曾受教育,且仍然懷有帶著財富回家園的夢想,這類觀點容易引起他們共鳴。
Tajuddin 指,部分馬來亞華人,在自己生活的社會並不起眼。相反,在強烈的孝道觀念暗示下,他們認為馬來亞只是自己在中國的延伸或臨時居所,且難以想像,要將主要由華人居住的社區的主權,向外國人奉上;自己的忠誠、義務都應留給中國。社會地位的差異,就是令 1930 年前,包括峇峇在內的馬來亞華人,政治傾向平行各異的原因之一。
當然,部分後至的馬來亞華人,亦有從商致富的機會。Tajuddin 提到,部分中國出生的華人,通過家族企業及商會,在馬來亞建立新的地方資本家體系,其商業技能及知識,甚至英國人亦無法比肩。他們在 20 年代經營的本地零售、小型銀行及批發企業,發展成當地資本主義市場的營運支柱,得以躋身社會上層,成為馬來亞及新加坡的新買辦階層。1874 年生於大清的福建商人陳嘉庚,便同時是馬來亞知名慈善家。Tajuddin 指,新一批華商出現,激發許多文化組織、學校及新聞機構成立,包括陳嘉庚在 1923 年創辦的華文報章「南洋商報」(Nanyang Press)。隨著新來的華人人數增長,令峇峇們愈發不知所措,因為前者開始譏諷峇峇接受馬來文化,認為他們已不是「純正」的中國人。
至於馬來亞社會中層的華人,則是當地推廣中華文化的先鋒。Tajuddin 形容,這些「教育家」堅信馬來亞的未來應與中國密不可分。他們一方面與精英階層合作,為中國提供各種政治、賑災捐贈,另一方面通過馬來亞及新加坡的商會,在當地大興華語教育。適逢 1927 年,以「三民主義」為宗的國民黨,在中國北伐推動「中華民族」共同身份;Tajuddin 認為,此時身在馬來亞的華人教育家,開始瞭解良好的政體組織在僑民社會有多重要。國民黨馬上受他們追捧,不少商界精英亦為其提供財政支持,其中包括建設國民黨馬來亞黨部分支及作融資。華人資本家通過對中國的慷慨貢獻,維持了他們在僑民社會的領導地位。
馬來亞華人的政治身份認同,取決於他們與國民黨的關係,並持續到 30 年代。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加上國共爭鬥,一切另起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