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30 日,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率領 89 人訪問團訪台,對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一如既往譴責「國際背信行為」,並不令人意外。但王毅矢言韋德齊要為訪台「付出沉重代價」,反招致捷克外交部長 Tomáš Petříček 指「言論過分」,要求解釋。王毅日前出訪歐洲五國之行,對修補歐中關係的作用似乎已不大。「亞洲時報在線」(Asia Times)專欄作家 David Hutt 認為,加上其對韋德齊的威脅,現時中國已在歐洲陷入外交困境。
韋德齊訪台同日,「環球時報」社評稱捷克是歐洲小國、韋德齊逞強、吸引眼球、自抬身價。Hutt 形容,中國與歐洲的關係正在衰退,韋德齊之行帶來的影響,必不限於捷克這個「歐洲小國」。目前尚不清楚王毅所謂「付出沉重代價」為何物,但其言論或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 Josep Borrell 上週接受媒體專訪時,便稱「北京政權毅然破壞國際準則」,又以「擴張主義者、威權主義者、新帝國」形容中國政權,措辭明顯比 Borrell 本人曾稱其為「系統性競爭對手」更為嚴厲。Hutt 另外指,北京現時令人產生「有權決定民選的歐洲政治人物,可以或不可以出訪何地」的觀感。Borrell 受訪時則表示,「與這些新帝國和平談判、解決衝突,是超出我們自身價值觀以外的行為,我們亦必須學習所謂『權力的語言』」。
「權力的語言」,表現方式之一或是中國的所指的「付出沉重代價」。這次「沉重代價」的喊話對象,雖然只是韋德齊,但 Hutt 提到,韋德齊本人在中國並無個人或經濟利益,故王毅的報復威脅或會延伸至隨團的所有人,包括數名出席台灣-捷克投資論壇的捷克商人。他表示,去年兩國貿易總額近 300 億美元;假如自己估計成真,此番「代價」便會令目前仍尋求與中國保持緊密聯繫的捷克政客疏遠中國。
捷克總統澤曼(Miloš Zeman)便是國內一名親中人物。自 2013 年上任以來,澤曼一直促進國家與俄羅斯及中國結盟。2015 年,澤曼宣佈捷克是中國的「歐洲門戶」。不過 Hutt 指,國內有批評聲音認為,澤曼及總理巴比什(Andrej Babiš)的統治專制且腐敗,因此當地批評政治體制時,多與反中情緒結合,認為國家背離一直堅持的西方價值,以及人權為主的外交政策。
儘管韋德齊及隨團的布拉格市長賀吉普(Zdeněk Hřib)所屬政黨只為國內第二、三大,但當地政局與反對派的主張,或是其他歐洲國家的寫照。Hutt 認為,現時歐洲國家不少主要反對黨派,同樣要求自己政府與台灣加強聯繫,甚至呼籲政府公開反對「一個中國」政策。而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的調查,大多數捷克民眾支持反北京政權的舉措,只有 27% 受訪捷克人對中國持正面態度。
Hutt 分析,如這次中方沒有對付其口中的威脅,其他歐洲官員有見及此則可能更樂意到訪台灣。但若真大加抨擊,必令本已惡劣的捷中關係惡化,歐洲各國又難免視捷克為無辜受害的一方。即使叫嚷著對方要「付出沉重代價」,中方對韋德齊台灣之行的反應,以及對其他歐洲政治人物有甚麼影響,Hutt 仍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