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悅感可使人沾上毒品,戒斷後的急性症狀,包括噁心、嘔吐、疼痛、抽筋,往往驅使癮君子重投毒品懷抱以求緩解。美國史丹福大學就此作出研究 —— 若能刪除腦內與毒癮相關的記憶,是否解決之道?
該校生物學副教授 Xiaoke Chen 表示:「治療成癮症最困難的部分是預防復吸,尤其是對於鴉片類藥物。」鴉片類藥物的脫癮症狀很嚴重,用家常會復吸。由於毒品帶來的飄飄欲仙感,以及戒斷症狀的緩解感,均可成為強而有力的記憶,使人萌生對毒品的渴求並導致復吸。
因此,Chen 的實驗室把將毒癮視為記憶問題。而在 7 月中發表於期刊 Neuron 的新研究,Chen 與他的伙伴們中斷了老鼠中負責鴉片相關記憶的神經路徑,成功阻止齧齒動物(rodents)復吸,日後或可轉化為對人類鴉片類藥物成癮的持久治療。
研究人員安排老鼠進入一分為二的箱內,以觸覺和視覺線索作為區別,一側提供無毒品的鹽水,另一側是少量嗎啡。通過 4 天「訓練」,老鼠把箱的兩側分別與鹽水和嗎啡扣聯,到了第 5 天,牠們對嗎啡那頭建立強迫性偏好。
過去,Chen 的實驗室曾追蹤動物的學習和記憶,到大腦一個稱為腦室旁丘腦(paraventricular thalamus,PVT )的關鍵節點,與多個藥物成癮有關的大腦區域連接。同時,研究團隊利用由該校神經學家 Karl Deisseroth 研發的光遺傳學(optogenetics)技術,亦能精確控制服用毒品時,不同時間點下各種活動。
一旦老鼠變得依賴嗎啡,研究員關閉或壓制先前發現、對在箱中戒斷很重要的 PVT 途徑,消除牠們對與毒品有關那邊的偏愛。一天後,在沒有靜止那條 PVT 途徑下,老鼠對有嗎啡的一邊亦無偏好。Chen 表示:「我們的數據表明,壓制 PVT 途徑後,環境線索無法重新激起記憶。」
即使把當嗎啡重新引導予老鼠,牠們並沒傾向走往嗎啡那邊,如是者過了兩星期,情況仍然未變。那就好像,與毒品有關的記憶,無論好的壞的都已忘了。Chen 指出:「雖然我們還沒就兩星期以後的時間點進行測試,但我們認為,記憶很可能已消失了。」
科學家把這種對 PVT 途徑的壓制為「消除(erasure)」,因為與藥物相關的記憶可從腦中有效消除。他們相信,記憶消除的兩個關鍵因素是位置和時間範圍。操控途徑的工作,必須要在動物身處與記憶相關的環境、而動物正在脫癮時完成。Chen 表示:「首先要重新激起記憶,為精確記憶操控提供機會。(因為)你不想刪除所有記憶,只想除掉和毒癮有關的部分。」
是次研究用到的光遺傳學,雖然有助說明脫癮狀態的作用,及其對維持與藥物相關記憶的作用,但對人類的藥物成癮治療,既不實用也不方便。Chen 表示,利用電極對同一 PVT 途徑作出深層大腦刺激,或可模仿光遺傳學的影響。
深層大腦刺激能有效治療腦退化症患者的震顫,亦已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臨床試驗當中。Chen 透露:「作為一種刺激,藥物可驅使人們作出非常有力的行為。我希望了解這種行為的潛在機制,並希望這些知識有助解決美國的鴉片藥成癮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