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之辨,是困擾哲學家的亙古難題。當中孟子認為,仁義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但過往已有多個研究顯示,老鼠同樣具同理心。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新研究更發現,老鼠所有的惻隱之心,其運作原理亦與人類非常相似。
神經科學教授 Peggy Mason 於 2011 年的研究顯示,老鼠願意拯救被困同類,曾受困者亦會因記得那慘況而較積極行動。往後再有多研究發現,多數老鼠更會犧牲自身利益,無視朱古力的誘惑,去拯救即將浸死的同伴;即使電擊同類,能換來糖果打賞,牠們還是下不了手。
然而,Mason 亦發現曾服用抗焦慮藥物的老鼠,因不太感到焦慮,較不願意釋放受困同類。她的學生、 John Havlik 有見焦慮感與老鼠的善行有關,決定進行實驗,看「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這個社會心理學之說,在鼠輩之間是否通行。
「旁觀者效應」源於 1964 一宗謀殺案,女子於紐約街頭遇襲身亡,但據報當時逾 30 位路人袖手旁觀,未有出手阻止或報警。理論假設,愈多人身處現場,愈有責任分散於群體的錯覺,因而沒多動力出手相助。此說至今仍受質疑,但更有趣的是,Havlik 的研究顯示「旁觀者效應」似乎不限於人類。
Havlik 在是次實驗中,連續 6 天安排 1 隻老鼠受困,並在旁邊放置正常的老鼠,以及因服下抗焦慮藥物而無動於衷的老鼠。結果顯示,相比獨處之時,當有旁觀者在場,老鼠確是較不願意拯救同類 —— 到了後來,在有旁觀者的籠內,僅餘的正常老鼠開始灰心,並不一定天天前去營救同伴。
Mason 形容:「無動於衷的觀眾,比沒有觀眾更糟糕。實驗中的老鼠嘗試幫忙,但由於旁觀者完全不在乎,牠便覺得過程不太具鼓勵性。你幾乎可以聽見老鼠的心底話 ——『我昨天幫了別人但沒有誰在乎,我以後都不要再這樣做了』。」
為免倉卒作出結論,Mason 複製了 Havlik 的實驗,但這次旁觀的老鼠都沒有服藥,能自由決定是否幫忙。有別於研究團隊的預想,他們發現一群老鼠比一隻老鼠竟較樂意相助。Havlik 表示:「最初,我以為實驗失敗了。但就人類進行更多研究,我們發現其實這種行為亦反映在人類身上。」
去年一個研究便顯示,當人遇到暴力事件,90% 會出手相助。至今雖未完全明白「旁觀者效應」,但至少可以得知,作出這種行為的不只人類,老鼠似乎也像我們一樣,富同情心而又混亂。研究的共同作者 Moura Jacobi 認為:「正因這個現象並非人類獨有,我們所看到的助人模式,遠比在幼稚園所學要善待他人的道理,來得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