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良心」寫進世界人權宣言的華人

A+A-
1948 年 9 月 22 日,時任法國總統樊尚奧里奧爾,在第三次聯合國大會開幕儀式上發表演說。這次會議結束之時,亦通過並發表了「世界人權宣言」。 圖片來源:AFP via Getty Images

由反送中到國安法,香港經過一整年的政治風暴,很多香港以至世界各地的專家,都批評香港人權狀況迅速惡化。多年來,不少中國政客和所謂專家辯稱,西方自由、民主、人權都是舶來品,沒有普世性。然而回顧歷史,現代人權學最重要的文件「世界人權宣言」,其中一位主要起草人,就是中華民國學者張彭春。

2019 年,人權學教授孫平華在國際學術期刊「人權季刊」撰文,重新考究當時起草委員會的會議,以及張彭春扮演的角色。張彭春的背景十分顯赫,是第二屆庚款游美生,早在 1910 年就赴美深造,兼通哲學和教育學,更在 1924 年成功於哥倫比亞大學完成教育學博士,師承實用主義哲學之父約翰杜威。張彭春是南開大學始創人,二戰時是抗日英雄,擔當對外聯絡工作,1940 年起成為中華民國重要的外交官,1946 年起以中華民國代表身份,活躍於聯合國事務,並在 1947 年加入聯合國人權委員會。

當時「世界人權宣言」起草委員會,由有「世界第一夫人」之稱的小羅斯福夫人出任主席,其他起草人有加拿大法學家漢弗萊(John Peters Humphrey)、法國法學家卡森(René Cassin)和黎巴嫩哲學家馬利克(Charles Malik),他們都是當時極具分量的政治家和學者;而張彭春就是起草委員會副主席,210 場會議中出席了 157 場,曾在 110 場中發言。他在起草期間提供獨特的東方哲學角度,令人權概念真正變成一套普世價值,馬利克就讚揚張彭春的東方智慧和哲學觀,能大大擴闊其他起草委員的眼界,而他往往能精準地修訂草案。

孫平華分析過張彭春對人權概念的貢獻。在會議上,張彭春認為起草委員過於側重西方價值,故此強調中國以人為本的哲學觀,影響了數代西方哲學家,在西方由神權走向人權演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18 世紀法國啟蒙運動大師伏爾泰就受到儒家思想影響,並以之批判宗教狂熱和個人崇拜;同期的哲學家如唯物主義大師狄德羅、德國詩人歌德和哲學家萊布尼茨,無不受中國哲學影響。

更重要是,張彭春把很多重要的儒家概念帶到討論中,以建立人權的普世性。例如,他於「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引入「仁」的概念。現時第一條就是「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並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另一位學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劉蔚之教授考究後指,卡森草擬的初版僅以「理性」(reason)為人權基礎。張彭春就說服起草委員,加入「仁」的概念,與「理性」並列為構成人性的基本特質。張彭春起初把「仁」譯為「two-man-mindness」,但後來因為此一英文詞並未普及,於是就改用「Conscience」一字,中文譯為「良心」,或者孟子學說提到的「良知」。

除了「仁」以外,他也提出了很多儒家概念,例如「大同世界」、「和諧」、「和而不同」。這些概念正好回應當時國際社會處境,二戰剛過去,世界卻迎來冷戰,而張彭春出身的中國,也正陷於內戰之中。儒家所提倡的和平主義和兼容並包的精神,就若干程度融入「世界人權宣言」。由於受到儒家和杜威的實用主義影響,張彭春也在會議中堅持務實原則,強調社會、經濟權利與政治權利同樣重要。

1948 年 12 月 10 日,聯合國大會正式通過「世界人權宣言」,該宣言不單衍生出後來的「國際人權公約」,也影響無數人權工作者和法律學家,12 月 10 日也被定為「國際人權日」。後來,有指張彭春和中華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蔣廷黻不和,於是在 1952 年退休。退休時,在中國的家鄉也早已變天,張彭春就留在美國,於 1957 年因心臟病逝世,享年 65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