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突然傳出新聞,有一群香港的年青人要辦一本粵語期刊,弘揚粵文書寫文化。跟隨的是幾篇鱔稿,登在不同的媒體上。搞手與其他參與者都自言不是文學專業,對粵文寫作沒有很深的認識,不過憑對文字的熱誠便籌辦出一本文學期刊。
因為實體書本還未面世,所以大家得到的資訊只有那幾篇鱔稿、以及成員們在社交媒體上的發言。坊間反應非常兩極,一極是大眾對有人願意為粵語出版刊物而高興,另一極是文學界人士批評他們外行評內行。筆者專業不是文學,但身邊有不少朋友是職業研究或創作文學,眼見他們都是一面倒劣評。最多的批評是有關團隊的錯誤發言,「錯誤」不是指意見正不正確之類,而是純粹無知所衍生的錯誤。開口就說這個領域是荒漠,實際上只是對粵文的討論認識太淺,無視了本來就在這個領域作出貢獻的人。
筆者想起大學參加學生會編輯委員會的年代,曾經體驗過構思刊物內容、書寫、校對、到出版的過程。然後經歷了一年的任期,交給下一屆的同學的時候,我們成為了質疑「為甚麼你們做不好」的角色。我們批評新同學連最簡單的概念都未搞懂就寫文章,未有清晰主題就編刊物,但罵還罵,最後還是會慶祝他們順利當選。
筆者想講的不是薪火傳承之類的老套廢話,而是一個現實:無知與愚蠢的人是佔大多數的,如果因為不完美就不放手,那你只能獨力支撐到永遠,否則你就要把工作傳下去。雖然他們或會失敗,但若其中有少數會開竅,就已經算是成功。「完成」或者是集體的事,但「突破」通常都是個體的成就。完成一千個平庸的任務,目的是尋找那一個能夠突破的先驅。
以現行的情況推斷,該期刊第一期被嚴重劣評的命運是逃不過的,第二期恐怕也會強差人意,但第三期就是分水嶺。能聆聽意見並及時改善,抑或繼續打著「素人」的擋箭牌圍爐取暖,會成為該刊物未來的抉擇點。始終這本不是學術期刊,不能以太嚴格的標準看待同人誌。然而放在市場裡,還要標上一個頗高的售價,刊物要對得起價格,也要對得起自己。無法驚世駭俗,也理應要完成任務。
香港網絡界有一個「名人」叫「袁生」,他差不多在 20 年前開始,便在各討論區上載無論畫功抑或故事都不堪入目的漫畫。極初期的時候,有人抱著鼓勵創作的心態支持他。但其畫功故事多年間也沒有絲毫進步之餘,還會回罵批評他的人,甚至將對方畫進漫畫裡殺死,以洩心頭之恨。至今仍會在網絡看見他的身影,不過是眾人恥笑的對象。
筆者衷心希望這本期刊不會成為下一部「神龍刺青」,香港的精神病已經夠多,無論現實抑或網絡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