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間最常傾到的一個話題,就是離開香港。
以前如果有人問及有關移民英國的事,筆者都會推薦 *CUP 的另一專欄「居英記」。欄友石 Sir 見多識廣,基本上已經觸及大部分在英國生活會遇到的風土人情。幾個朋友都不約而同問及一個問題:你認為香港人移民英國,會否因為華人外表(即所謂 Asian face)而遭當地人歧視?
這不禁令我想起朋友去年去倫敦旅行後得出的結論:英國人真係好無禮貌。實不相瞞,筆者最初在倫敦生活的時候,都有同樣感覺。原先以為英國是紳士淑女之地,豈知和人溝通時處處碰壁,自覺和當地人的差異感很大。直到一些年月過後,我才漸漸了解到,儘管大家言語相通,但原來文化差異依然很大。
筆者初到英國時所講的港式英語,受荷里活影視作品影響,無論詞彙和表達方式都和英國人不一樣,有些時候當地人聽起來還相當無禮。最簡單就如 “Please”(請)一字,同一句說話,若加上了 Please,在當地人眼中的禮貌程度可能差天共地;或者英國人的表達方式是比較婉轉,相比起說 “I can’t …”(我不能夠)直接拒絕別人,英國人會講 “It is very difficult for me to…”(這件事我很難做到);又或者英國人喜歡以閒聊(small talk)打開話題,簡單如在餐廳點餐,侍應來到的時候都會問一下 “How are you doing today?”(你今天過得好嗎?)才進入話題。
當筆者在英國「重新學習」英語之後,和當地人溝通已經再沒有感到太大隔膜。偶然會遇到個別無禮之人,但這未必和歧視有關。在香港社會常見的白人,都是受過良好教育、較有國際視野的,例如投資銀行高層或者中小學英語教師。但在英國,還有少部分來自偏遠城市、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大鄉里」。他們可能從事地盤工人、大貨車司機等工作,本身就是老粗一名,對所有人都沒禮貌,根本就和華人臉孔無關。
但你問我適應文化後,在英國生活開心嗎?筆者在 17 年決定去英國的時候,以為離開就可以放下香港的人和事,從此眼不見為乾淨。但在當地兩年有多,我很難回憶起香港有哪一件大事我不是感同身受,可以自覺事不關己。然後我又會想,現今香港的困局,有部分原因都是 97 時中產移民各地,令社會出現斷層,撇下沒有條件離開的、或者當時年紀還小的 90 後、或再之後的 00 後在香港獨力承受惡果。如果社會上不同價值觀的人都離開了,香港最終豈不是只會剩下一種聲音?
走和不走,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個艱難決定。但願港人能夠以智慧和毅力面對前面未知的挑戰,寫下一部自己的「出埃及記」。
—— 2020 年夏,寫在我愛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