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6 日,香港政府於「財政預算案」中公佈將向成年居民發放現金一萬元;千呼萬喚,本週終於再有新消息,據報最快 6 月 21 日起開放登記,大部分市民有望在 8 月底收到款項。因應武肺疫情,美國、日本等國家均推出派錢措施紓解民困。對大眾來說,錢當然愈快到手愈好,為紓一時之困卻要苦等多時,是否合理?到底有沒有更快捷的派錢方法?假如回答問題的是日韓兩國政府,答案或會不同。
4 月 23 日,韓國財政部宣佈計劃向所有家庭發放補貼金。到了 6 月初的當下,韓國人仍在等待公佈細節嗎?還是剛開始申請?都不是。早在 5 月 11 日,韓國人已能在信用卡公司網站辦理申請,兩日內便獲得補貼。信用卡以外,人們亦可選擇禮品卡或預付卡,但大部分人仍選擇了信用卡。
韓國信用金融協會一名消息人士向「日經亞洲評論」(Nikkei Asian Review)透露:「政府希望盡快發放款項,同時確保現金能援助中小型企業。本地信用卡行業的基礎配套,有助落實政策。」此外,政府為防止申請者過多導致發卡機構網站崩潰,設計出一套分流系統,讓不同國民分別只能在特定日期提交申請。例如,出生年份以 1 或 6 結尾的人,可在星期一申請,2 或 7 結尾者,則安排在星期二;5 月 16 日申請高峰過後,任何人都可以隨時提交申請。以當地一家四口為例,該家庭會獲得 100 萬韓元(約 6,400 港元)補貼。
由於韓國政府是直接為信用卡提供信用額,意味著受助人無法轉入儲蓄戶口,但派錢目的本就旨在扶助小商戶;補助款額不能用於百貨公司、超市、網購及主題公園等大企業。同時,該信用額亦設有使用期限,必須在 8 月底前使用,只要在符合條件的商店以信用卡結賬,便會自動扣除。卡主其後會收到電話訊息,顯示剩餘信用額。這種派錢方式雖然無法讓人「銀紙揸手」,但就有助促進家庭消費,當地 5 月份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政府的派錢方案下反彈。
鄰國日本同樣在 4 月 30 日獲國會通過派錢計劃,日本居民可獲派 10 萬日元(約 7,200 港元)。不過,日本居民由申請到取得款項,需時較長。「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上月底曾比較兩國派錢的效率。居民可通過網上或郵寄申請現金補貼,但郵寄後的文書處理工作,又是另一場等待。居於埼玉縣、現年 41 歲的理髮師佐藤恵美子(Emiko Sato,音譯)育有兩子,她指:「申請派錢一事令我明白到,日本政府的政策與行政管理是何等落後。」
據韓國官方數字顯示,截至 5 月 19 日,已有 8 成韓國家庭收到補貼。然而,日本內務省提供的數字則反映,同一日,日本有 72% 的市政當局已開始郵寄申請表,但只有 19% 的個人銀行帳戶收到有關款項。
在日本,網上申請會更快收到現金嗎?「每日新聞」的報道否定這種說法。由於網上申請時需要使用載有個人資料,包括社會保障及稅務號碼的個人編號卡(個人番号カード),不少人要特地去市政廳申領;亦有人忘記編號卡密碼,要先到市政廳重設,方可繼續網上申請流程。如此一來,部分人未開始上網申請,便要先來回市政廳辦理手續。
即使成功在官方網站 Mynaportal(マイナポータル)遞交申請,亦不保證比郵寄申請者更快領取補貼。截至 5 月 14 日,全日本只有 3 分之 1 地方政府,開始為網上申請者發放現金。由於系統不會自動處理申請,負責職員仍然要親自審核。東京都有市政官員便解釋,系統無法聯繫居民的基本信息至相關申請,故「網上只包括提交申請的部分」,批核等「其他所有程序幾乎全由人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