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復活之日 —— 完了吧,如無意外

A+A-
電影「復活之日」是一個末日的故事,也是人類自食其果的故事;圖為劇照。

1980 年的「復活之日(復活の日)」是一部頗應景的電影,正如其英文名稱 Virus 所指,這是有關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故事。病毒幾乎殺死了全地球的脊髓生物,倖存下來的只有南極基地的工作人員。然而,更應景的可能是結局 —— 隨後的大地震觸發了美蘇的核彈反擊系統,連南極基地也是目標。

電影所講述的是一個末日的故事,也是人類自食其果的故事。病毒其實是美軍研發的,被東德偷去後又想偷回來,結果中途在瑞士洩漏,害意大利大規模爆發;美國總統本來關掉了核彈反擊系統,但以打擊蘇聯為人生意義的將軍於臨死前重開系統,結果人造病毒引發世界末日,核彈再帶來二次末日。男主角最終大難不死,徒步橫越大陸,與南極基地僅存的十幾人重逢(40 年前的老電影應該不算劇透)。這也是劇名「復活之日」所指:倖存的十幾人繼續活下去,人類物種就靠他們重燃。

電影中,男主角於末日後與倖存的十幾人於南極相遇,人類物種依靠他們重燃;圖為劇照。

對比病毒只在日本本土爆發、死了千萬人卻在找到疫苗後可以瞬間回到日常的「感染列島」,「復活之日」的劇情邏輯相對上現實,相信因為原著小說作者是寫出了「日本沉沒」的小松左京。原著與初代電影「日本沉沒」讓國土毀滅後的日本人成為流浪民族,後來的重製版卻只讓本洲部分下沉,大家仍可如常生活。失去破而後立的決心,不敢再寫出「攬炒」而重生的情節,結果就是拍出荒謬而樂觀的「感染列島」。

浴火重生的思考邏輯是日本戰後復興的投射,如果再回溯,也可在當時關東大地震重建中看到。昭和時代的廢墟美學,不單是對毀滅的欣賞,也是破而後立的隱喻。當社會由「收成期」的老人掌權,社會進入僵化思維,閉塞感蔓延的結果,是大眾退縮回自己的社區裡,於是窮得只剩下「日常」。因為除了吃喝拉睡的「日常」外,其他都無能為力,所以將惡果包裝成選項,用「我不懂 XX」的方式在樓梯底滋養自己的「小確幸」。

「復活之日」是一部悲劇,因為人類文明都毀滅了,但同時是一部勵志劇,因為人類在「攬炒」後重生,文明的種子在結局復活。如此一來,這個病毒殺光人類的故事或者不算太壞,最壞的反而可能是讓美蘇繼續互相以核彈對峙,再讓某強國乘機壯大,在 40 年後用病毒和戰狼外交征服世界 —— 那,可能會是沒有復活的末日。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