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病危」?媒體為何總是收錯風

A+A-
5 月 3 日,南韓首爾的火車站內,電視播出金正恩較早前現身的新聞。 圖片來源:路透社

自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率先引述消息,報道北韓領袖金正恩手術後「病危」,引發眾多跟進及相關報道,探討不同可能性,甚至分析假如金正恩真的死亡,北韓最高權力落入何人手中。但其出席五一勞動節活動的照片及影片,粉碎了多日來的「病危」傳聞。何以媒體會「收錯風」、在報道北韓內幕時「擺烏龍」?

事實上,媒體並非首次誤傳北韓領袖性命安危的消息。南韓報章「朝鮮日報」(The Chosun Ilbo)曾在 1986 年 11 月,報道北韓前領袖、金正恩祖父金日成,遭行刺身亡。該報道詳細描述一群北韓部隊,因刺殺失敗而逃往中國,但隊內其他成員成功殺死金日成。報道同時指,金日成被槍殺的消息,來自與南韓接壤的宣傳村(propaganda village,又稱機井洞)。這條「死亡」消息當然只是誤報,金日成於 1994 年才逝世。

2004 年,北韓與中國接壤的一個火車站發生爆炸,金正恩父親金正日數小時前才剛從北京回國,引發傳言,指事件是暗殺未遂。不過,據報當時只是兩列運油列車相撞,造成數千人死傷,並未證實事件與金正日返國有關。而早稻田大學教授重村智計曾於 2008 年出版的作品「金正日的真實面貌」(金正日の正体)中,指出金正日已於當年因故身亡,繼續出現在人前的只是一名替身。無論如何,直至 2011 年,平壤官方才正式宣佈金正日的死訊。

回到第三代領袖金正恩,「收錯風」的不止新聞媒體,兩名在 4 月當選南韓國會議員的著名脫北者池成鎬太永浩,均向傳媒表示堅信金正恩身體狀況不佳,甚至出現更糟狀況;池更明言:「9 成 9 肯定金正恩在週末接受心臟手術後死亡。」

金正恩未有出席紀念金日成誕生的太陽節活動,加上缺席導彈試射,一度助長其病危的傳言。然而,南韓智庫東亞研究所(East Asia Institute)助理研究員白珍敬(譯音:Baek Jin-kyung)認為:「單以金正恩缺席祖父誕辰活動來判斷他死了,是言之尚早。」

朝鮮中央通訊社(KCNA)5 月 2 日發佈一系列金正恩出席勞動節活動的照片。 圖片來源:朝中社/路透社

報道北韓新聞的難度,在於當地資訊極不透明。即使北韓是不同國際組織的成員,但卻沒有向外界分享甚麼資訊,國內亦沒有為回應媒體查詢而設的專責部門。西方記者在當地的活動,受北韓政府所限,幾乎不能作任何正式採訪、亦禁止在境內獨立報道。記者的行程往往有人全程監督,期間能否與公眾接觸,則視乎當時的政治局勢以及監視者偏好。各國在北韓設置的使館,所能接觸的消息渠道亦有限。

「亞洲時報在線」(Asia Times)的分析報道認為,即使脫北者十分瞭解北韓,且當中許多人有來自北韓的秘密消息渠道,但他們普遍對前祖國持強烈批判的態度,或許會產生一廂情願的想法,影響其分析。首爾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教授曹東俊(譯音:Jo Dong-joon)認為,南韓媒體對北韓的報道,常為政治取向所主導。「立場保守的媒體傾向誇大北韓問題,持進步主義的媒體,回應則往往十分被動。」

北韓的新聞經常成為各地要聞,僅以北韓的官方消息去確認事件並不可行,因為官方消息通常很遲才透露,甚至對外界關注的問題完全不予置評。許多新聞只能依靠不完整的信息支持,附以相關的事件解釋。曾與金日成見面、撰寫有關北韓書籍的前記者 Michael Breen 則認為:「負責任的媒體,在報道事件時會表明尚未清楚當地發生甚麼事,但過敏的媒體只跟隨消息來源,就報道自己實際上不清楚的事,而且看重受眾對報道的需求」。鑑於大眾對北韓新聞的需求超過媒體所能獲取的信息,故媒體或會出錯,但有時卻反過來 —— 可能成功搶先報道事件。

Breen 估未來將再有誤報:「這是傳媒本質與北韓本質差異下的結果。北韓非常神秘,且不認為需要對外解釋自己所為。曾經,世界並不在乎北韓在做甚麼,但現在的北韓是一個擁核國家,所以人們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