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醫院改革總是困難重重?

A+A-
2019 年 9 月,有法國醫生在巴黎一家醫院門前抗議,要求改善急症室醫護人員工作環境及待遇。 圖片來源:Michel Stoupak/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這次武漢肺炎爆發,再次喚醒市民大眾對香港公營醫療體系的關注。過去十年,政府大幅增加對醫管局的撥款,由 2010 至 11年度的 327 億,急增至 2019 至 20 年度的 699 億,增幅超過一倍。可是無論政府如何加大醫療投資,多年以來,一直改善不了香港公立醫院壓力爆煲、人手不足、醫生工時過長等問題。而除了香港,很多發達地區如美國英國的醫院體系,都要面對各種問題。

美國艾默理大學的醫療政策教授 Richard Saltman 和英國牛津大學公共行政顧問 Tata Chanturidze,就在 2020 年出版的新書 Understanding Hospitals in Changing Health Systems 撰文,分析為甚麼在世界各地,推行醫院改革都十分困難,並提出了三項背景因素。首先政策範疇方面,醫療政策本來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要改革醫院,涉及公共衛生知識和人口統計推算,而且營運醫院需要動用大量的空間和資源,也要協調醫護人員和行政人員。另外是服務性質方面,病人、醫護人員和管理人員都長期面對具大的心理壓力,而且改革需要龐大公共資源,政客也會因面對政治壓力而變得墨守成規。

最後是市場因素,有些情況下,醫療資源不是投放得不夠多,而是因為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而變得分配不均,病人首要選擇更便宜的公立醫院,私家醫院每每坐擁更多資源,卻未能完全發揮功能。例如根據香港醫學會會董佘達明 2019 年提供的數字,香港醫生佔人口密度比例明明是世界數一數二高,但 14,000 名醫生裡面,45% 是公立醫院醫生(6,300多人)卻要照顧近 9 成香港病人,而私家醫生約 7,000 多人(55%)就照顧 1 成的香港病人,公私營醫療嚴重失衡。

Saltman 和 Chanturidze 進而提出有三個結構問題,令到現行制度不能有效回應上述的背景因素。首先是組織因素,醫院跟其他大型機構一樣,很容易陷入官僚主義,行政人員盲目跟從死板的規章制度,公共行政學稱這個現象為「紅帶子」(red tape),行政人員會訴諸規程,而非理性,而且因為惰性而抗拒大刀闊斧的改革。加上管理架構因素,醫院管理層和前線醫護人員存在很大鴻溝。醫學發展急速,變化萬千,即使部分醫院管理層是醫生專業出身,也不會完全了解新一代醫生的日常運作,雙方知識和資訊不對等,形成一個公營所指的「斷層結構」(disconnected hierarchy),醫院管理層無能力干預前線工作,在某些地區造成了醫護霸權的問題,在一些地區則令到前線人員的民情不能有效上達。

最後還有政治結構因素。究竟應該提供甚麼服務,甚麼病人應該優先處理和如何處理,醫院應該怎樣選址,請甚麼人管理醫院,都是政府要思考的問題;而且醫院牽涉龐大資源,也是一個城市的大僱主,每項政策決定都可以影響很多人的飯碗;一個地方的醫院質素如何,也會影響外商會否投資到該地方。故此,醫院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政治問題,政府決策者需要微妙地平衡各方利益。而很多時醫院改革失敗,是更根本的政治制度問題,公共行學稱為「政治失能」(Political Dysfunction),整個政治機器故障了,決策者無政治力量推行改革,亦未能令人信服地分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