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狂飆的十年:更解放還是更集權?

A+A-
2018 年 4 月,有民眾不滿 Facebook 上充塞大量假帳戶,在華盛頓豎立 100 塊共同創辦人朱克伯格的紙板抗議。 圖片來源: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十年前,我們只需要擔心電子郵件會擠爆信箱;如今我們卻是隨身攜帶功能強大、高度分散個人注意力的各種裝置。它們暗中觀察我們的行為,不停發出雜音吸引我們注意,而且還會放大我們的各種渴求,以便融入、交流及互惠。我們渾然不覺自己早已簽下這種契約。契約的另一方叫做「社交 APP」,主宰的龍頭名為 Facebook,後面還有一串小弟。

有些社交媒體早在 2010 年之前就已經問世,但當時的面貌和當今我們所見截然不同,那是因為 2009 年時,我們多數人根本還沒開始使用智能手機。但是這十年間,Facebook 的活躍用戶數量大幅增長 7 倍,未來再也沒有龐大的人口數量,可以重現這麼強勁迅猛的增長力道。

即時通訊軟件 WhatsApp 在 2009 年中推出,到了 2014 年初被社交網絡之王吸收到自己的羽翼之下;影音分享平台 Instagram 則是在 2010 年面世,才一年半以後就被 Facebook 開出天價 10 億美元收購。發送短帖文專用的 Twitter 雖然 2006 年就創立,但真正成為政商名人愛用平台,大約是在 2011 年,現任的美國總統杜林普就是在那一年才開始頻繁地發送推文

社交媒體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認知、處理各種議題的方式,甚至改變了全球政治局勢。例如 2011 年中東地區阿拉伯之春、法國黃背心運動、香港雨傘革命,以及俄羅斯、西班牙、蘇丹、黎巴嫩等地方風起雲湧的無領袖革命運動重大事件。

倡議者認為社交媒體打破了主流媒體的專制壟斷,為所有人提供一座發聲平台。但實在很難提出一套強而有力的論述,證明社交媒體 Facebook、Twitter 讓我們變得更深思熟慮、更嚴謹自律或是更有同情心。

這是因為,在解放的同時也失去了傳統的守門人機制,在所有欺凌行為、厭女症反應與永無止境的暴走舉動中,讀者愈來愈難分辨每篇文章的真偽。在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下,幾秒間的轉發分享就能讓偏頗的觀點造成巨大影響,甚至形成獨特的「網軍產業」,基於特定目的主導議題風向,假新聞的流竄與毒害就此產生。

當然有反面論述會提出,傳統媒體同樣也有特定立場,只願編撰、傳播符合其立場的文章 —— 此一觀點似是而非。

傳統媒體有歷史、有積累,從而形成獨特的品牌特色與媒體性格,讀者在閱聽前已有警戒。但社交媒體卻躲藏在你信任的朋友圈子之下,當你點讚或分享一篇朋友分享的文章時,你不僅是基於對文章內容的認同,還有對於朋友的信任 —— 關鍵就在這裡。

傳統媒體會基於新聞素養與專業謹慎編採文章,但你的朋友大致上是基於有限的理解與認知,更多的是被文章煽動出來的情緒所牽動,而你無從得知,默默地就成了各種毒藥訊息的推手。你可能被利用而不自知,還覺得自己在做好事。

該如何扭轉社交媒體主宰的這十年?若以國家法規層次,可訴諸競爭法,施壓 Facebook 剝離 WhatsApp 和 Instagram。另一個更激進的做法,就是要求社交網絡改善自身的相互操作性和數據可攜性,進而有效允許其他服務雨露均霑,或是用戶可以輕易地自由切換各種服務。

十年過去,流動通訊技術的突飛猛進加上社交媒體風起雲湧,我們所處的世界究竟是更解放還是更集權,答案已經呼之欲出。唯一能做的是,永遠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掌握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