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欺凌:防止孩子受害之際,也要阻止孩子加害

A+A-

為人父母者,總怕孩子受到欺凌,卻往往忽略了,兒女也有可能是施暴的一方。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指出,欺凌加害者較易輟學、捲入打鬥、濫藥酗酒、成年後犯下刑事罪行、虐待伴侶和孩子,實乃不容輕視的問題。網媒 VOX 特此訪問多名專家,尋求防止孩子欺凌他人的建議。

Roots of Empathy: Changing the World Child by Child 作者兼教育學家 Mary Gordon 表示:「作為父母,我替霸凌者的父母難過。他們會有一種『我做錯了,我是個糟糕家長』的感覺。」但她指出,很多欺凌行為是基於「較少甚至缺乏情感素養」,指「這些孩子通常在生活中甚少機會,讓他們談論嫉妒、孤獨等脆弱的情感」。

當家長得悉子女欺凌他人時,當下可能感到羞恥、憤怒、防禦及內疚,但在怒斥孩子(或跳出來維護他們)之前,應先稍為調節個人情緒。Gordon 提醒,若孩子玩得粗暴,或毆打推擠他人,家長應格外留神,但毋須把孩子視作壞人。她解釋,標籤他們為「壞孩子」,或是對他們說教責罵,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會令事情變得更糟。

心理學家 Michael Reichert 曾出版 How To Raise A Boy: The Power of Connection to Build Good Men 一書,他指出:「若我們感到被激怒、難過、煩惱、失望或恐懼,那干涉的立場就不是太好。」因為當下你在意的,不是孩子的感受或欺凌的動機。Reichert 建議,可先跟朋友或伴侶談談、整理思緒或冥想 5 分鐘,以免將情緒加諸子女身上。

教育兒童讀物作者 Jayneen Sanders 補充,家長應進行一些真誠的自省,反思家庭中是否有人利用權力或特權,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及孩子是否曾經模仿這種行為。同時,家長亦應反思在家庭當中,是否真的歡迎分享感受或示弱,譬如配偶相處的方式,或者當孩子表達感受時獲得的回應。她明白面對現實可能使人不安,卻值得去做。

跟孩子討論欺凌,採取非對抗方式非常重要。Gordon 認為散步可行,但在座駕更好,因為孩子無法跑開,彼此亦無眼神接觸。開始時可先分享自己當日遭遇的挫敗、挑戰或尷尬時刻,旨在向孩子傾訴,並傳達父母並不完美的訊息。接著說些「老師今天打給我,說了一些我真的很想跟你談談的事,或許我們可以一起找到解決方法」一類的話,爭取孩子合作,使其明白父母與之同行。

但當面對問題,孩子或會開始哭泣並責怪他人。Gordon 建議,這時家長可以表達「我完全明白,你是真的難過」等回應, 解除孩子的武裝,並將雙方置於同一團隊之中。她重申,與其痛擊兒女,倒不如幫助他們理解自己那刻的感受。「避免使用『欺凌』一字或質問『為何這樣做』,宜改問『你還記得當時的感覺嗎?』」因為培育孩子的情感同理心亦很重要。

Gordon 提醒,家長應專注孩子那刻的感受,並做好聆聽的充分準備,不必試圖糾正或說教。你可嘗試談論待人接物的適當方式,但不是藉此威脅、責怪或羞辱,這樣長遠能建立互信,並提高情感素養。當孩子需要道歉時,家長該謹慎行事。「強迫的道歉毫無真實性,只是做來讓人感覺良好。」理想的話,討論期間孩子自然會感到悔意。若然不行,就稍作休息再續。

兩名專家都強調,重要的是讓孩子定期有時間,能無拘無束地與照顧者相聚,讓他們自由聊天和玩耍,並完全展現不完美的自我。活動可以是打電玩、溜狗、飯後玩桌遊或到公園散步,重點是把這段時間完全留給孩子,並由他們主導。Gordon 解釋,自覺太忙太規律的孩子,往往缺乏時間稍息,想想『我是誰?』或『我如何跟朋友相處?我開心嗎?我較想做甚麼?』。」

她提醒家長:「若你有一個經常欺負他人的孩子,最好就在生活中停頓一下,以便與孩子有趣、輕鬆地相處。不與孩子建立親密、信任的關係,你沒有改變孩子行為的基礎。」在這類相處時間,父母可以透過「今天是甚麼顏色?」或「今天感覺如何?」等問題展開對話,製造空間讓他們釋放正面甚至負面情感。

至於培養情感同理心,並不代表要時常談及孩子的感覺,簡單如討論電視節目角色的感受也可以,像「哇,海綿寶寶現在肯定覺得被羞辱了」等等。家長亦該以身作則,定期與孩子分享感受,讓他們模仿,並接納其表現。Reichert 強調,這並非意味無視傷害他人的欺凌行為,而是代表不強迫孩子抑制嫉妒、悲傷、憤怒或孤獨等負面情緒。

當父母肯定孩子的感覺,並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表達自己,就能在親子之間建立信任、培養情商,以及確定他們被看到和被愛著。Gordon 相信:「如你致力與孩子建立安全、親切的關係,基本上可以處理任何事情。」包括最讓家長憂慮的欺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