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腦確被嵌入每個地方,我們有智能家居、智能桌椅、智能書桌或更多。即使我們可能無法把影像投射到視網膜,Google Glass 也算接近了。事實上,一些科學家正在根據 Kurzweil 過往的預測,研發能夠監視眼淚的生理信息、提供「實時、無創醫學診斷」的智能隱形眼鏡。
3. 一舉一動皆受監控?
關於個人私隱,Kurzweil 曾經預測將會引起極大的政治及社會爭議,「所有個人實際上的一舉一動都(將)會被存入某處的資料庫」。此話基本已成現實,地球上部分人口全天候活在高科技監控下。電視會監控你,瀏覽器和智能手機亦會追蹤你的數碼及真實足跡。
皮尤研究中心最新一項民調顯示,大部分受訪的美國成人認為,若沒有公司或政府收集有關自己的數據,他們不可能過日常生活。超過 80% 受訪者表示,他們因為被企業收集數據而面臨的潛在風險,已超過了從中得到的益處。
4. 我們會坐自動駕駛車?
「自動駕駛車將會在 1990 年代後期進行實驗,並在 21 世紀的前 10 年於主要高速公路上行駛。」過去 Kurzweil 如此寫道。事到如今,十多間企業包括 Tesla、Alphabet 子公司 Waymo 以及共享坐車巨擘 Uber 及 Lyft,依然在波士頓、拉斯維加斯、鳳凰城等指定地點進行試驗。
一些專家表示,可能要在數十年以後,我們才能看到汽車在街上自動行駛。不過,今年 4 月 Tesla 行政總裁 Elon Musk 揚言,今年底之前自動駕駛汽車就會做好準備,「機械的士(robotaxi)」的版本將於明年上街。屆時車主可「傳召」自己的車,讓車自行從停車場開到路邊。是真是假?來年便知。
5. 中國會踏上民主步伐?
同為未來主義者的 Peter Leyden 曾和 Schwartz 一同預測,即使中國採取「嚴厲措施」,以免在新世紀第一個 10 年發生內部危機,但是「普遍認為她正朝著較為民主的政治體發展」,縱然那並非西方的形式。當然,只要看過香港反送中運動和新疆勞動營的相關新聞,便知這個預測是否準確。
6. 我們會有「個人夥伴」?
蓋茨在 1999 年出版 Business @ the Speed of Thought 一書,預測會有一些個人電子產品,「讓你在家中或是辦公室,都可以通過智能方式連接和同步所有設備,並允許它們交換數據」,並指「該產品會檢閱電郵或通知,展示你需要的訊息。當你走進店內,可告訴它你想煮的菜式,或讓它列出需要買的食材。它會將你買的東西和計劃,通報你用的所有產品,令它們能自動調整以適應你在做的事。」
亞馬遜的智能助理 Alexa 不至於(在我們所知的範圍內)替電郵進行排序,智能恒溫器亦不能追蹤購物清單,但離蓋茨的預測亦不遠矣。除了 Alexa,蘋果的 Siri、Google Assistant 以及物聯網中一系列智能技術,現在已可輕易與其他電子產品交換數據,並且對命令作出回應。
7. 心臟病及抑鬱症成為全球疾病之冠?
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及世界衛生組織曾在 1996 年預計,到了 2020 年,造成全球疾病負擔 —— 計算每年因疾病、殘疾或早逝而失去的健康生命 —— 的兩大疾病,將會是局部缺血性(冠狀動脈)心臟病,以及單極性嚴重的(臨床)抑鬱症。該研究指出,屆時的主要成因會是如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病。
這個預測接近當下情況。在 2017 年、亦即是數據集公佈的最新一年,冠心病是全球疾病負擔的第二大誘因,而不是抑鬱症。5 個主要原因是新生兒疾病、缺血性心臟病、中風、下呼吸道感染,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8. 人類終於踏足火星?
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太空研究委員會在 1996 年發表報告,指美國太空總署(NASA)「可能會於其後 25 年內,對月球和火星展開人類探索任務」,預測人類會在 2018 年前登陸火星。Schwartz 和 Leyden 亦有類似預想:「在 2020 年,人類抵達火星…… 這 4 名太空人著陸,把他們的圖像傳回地球,與 110 億人即時分享。 」
當年二人還預計:「這次探險是地上幾近所有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長達 10 年半集中致力於共同目標而成。」雖然人類至今仍未踏足火星,只有 8 艘無人太空船降落火星表面,不過 NASA 最近公佈,火星 2020 探測車不只會尋找或曾存在的生命蹤跡,更會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的任務鋪路。
9. 全球表面溫度上升?
一份由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 1995 年發表的報告預測,到了 2100 年,全球平均表面溫度將上升 2°C,或是取決於全球碳排放量,各地上升 1°C 至 3.5°C。該報告還預計,海水水位在那之前亦會上漲約 20 吋。
距離 2100 年尚有 80 年的時間,但兩個預測看來都有可能成真。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數據,自上世紀 90 年代中期,全球平均溫度已經上升 0.6°C,而從 1992 年起,全球水位已經上漲超過 3 吋。
10. 民族主義漸見沒落?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教授 Ithiel de Sola Pool 曾在 1968 年預測,由於溝通更加進步、翻譯更加容易,以及更理解人類動機的本質,將令人較易超越種族和民族界限來進行聯繫。「到了 2018 年,民族主義在這世上該是強弩之末。隨著人們對感覺和身份認同日益開放,這或有助克服民族主義背後一些較具破壞性和敵意的動機。」
可惜來到 2019 年,現實卻正好相反。學術界人士表示,在強烈的反移民、反全球化及反政治體制的浪潮推動下,民粹主義成為英國脫歐、杜林普當選美國總統及法國、奧地利、意大利、匈牙利和波蘭等國極右翼政客掘起的推動力。哈佛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Stephen Walt 在雜誌 Foreign Policy 寫道:「事實上,到處可見民族主義在當今世界起的作用。」
題外話:約翰遜率領脫歐?
英國「獨立報」曾在 1997 年預測,2020 年約翰遜會是內閣一員,進入英府的權力核心。當時 32 歲的約翰遜只是位敢言的編輯及專欄作家,未有一官半職在身,但該預測指出:「不怕與黨派衝突的約遜翰會『與就歐盟會籍重新談判,令英國可像加拿大般面對歐洲,不像德州面對美國那樣』。」
不過,世事果真難料。怕是沒誰能想到,約遜翰之後成為倫敦市長,繼而出任英國外相,今年夏天更成為首相,領導保守黨在年末大選打勝仗。他在拉票時,以「落實脫歐(Get Brexit Done)」為其競選口號,如今全球正密切期待,這位傳奇人物能否兌現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