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Monday】教育制度失敗,學生自然逃學

A+A-
2017 年開學日,日本東京街頭的中學生。 圖片來源:BEHROUZ MEHRI/AFP via Getty Images

日本除了有老人問題之外,後生一輩的教育同樣存在危機 ——「不登校」,即不願上學,或缺席課堂超過 30 天。過往「不登校」的多數為中學生,但該現象近年有年輕化趨勢,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日本在 2018 年有近 16.5 萬名小學及初中學生拒絕上學,情況為歷年來最嚴重。為擺脫傳統枷鎖,退學的學生紛紛轉讀無校規的自由學校(free school)。

逃學的理由並非「小朋友扭計」這麼簡單,家庭、疾病、校園欺凌和校規皆為箇中原因。12 歲的森橋友惠(Tomoe Morihashi,音譯)患有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導致她跟同學和老師相處不來,於是選擇離開傳統學校。「跟許多人在一起時我十分不自在。」友惠說:「一旦離開家,或不在家人身邊的時候,我就沒辦法說話。」

嚴厲的校規同樣為她帶來困擾。「褲襪的顏色不能標奇立異、不能染髮、綁髮橡筋的顏色也有限制,而且連暫時戴在手上也不行。」日本的學校對學生儀容有嚴格指引,除上述情況外,天生髮色偏棕的話要染回黑色、有的甚至禁止學生在冬天穿褲襪和外套,更極端的連內衣褲顏色也有規定。2017 年就有一名長有啡色頭髮的大阪中學生因「被迫染回黑髮」而控告學校侵犯人權。

10 歲的伊都勇太(Yuta Ito,音譯)因被欺凌而經常跟同學打架,今年初,他跟父母坦白,強烈表示不願再上學。對此,勇太的父母有三個解決辦法:一,讓兒子接受學校的特別輔導;二,在家自學(home schooling);三,自由學校。最終他們選擇了自由學校,讓勇太從此釋懷,過著快樂的自由校園生活。

自由學校最大的特點,就是毋需穿著校服和可以自由選擇活動,活動的內容通常由校方、家長和學生共同制定,例如閱讀課外書和漫畫,日語和數學練習等,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決定當天的課程。自由學校多建於公寓內,室內設計有如日常家庭一樣。它起源於上世紀 80 年代,以「自由與個性」為辦學原則,雖然學生不會收到任何有效的學歷證明,但就讀人數一直上升:由 1992 年的 7,424 人增加至 2017 年的 20,346 人。

名古屋大學教育專家内田良認為,傳統學校的「大班教學」也是問題之一。「在一個 40 人的班級裡,凡事皆有可能…… 同伴之間的情誼和連繫是日本人生存的關鍵,沒有它,你根本無法在這個人口極度稠密的課室、社區和國家中過活。」内田說:「因此,自由學校的小班教學非常有意義,它能照顧每個學生的想法和感受。」

然而,自由學校的出現或多或少反映了傳統學校的弊病,過於嚴厲的校規甚至被指控侵犯人權和阻礙學生多元發展。岐阜縣教育部近來應公眾要求,調查地方學校的儀容指引,最終發現,61 所全日制學校中,超過 90% 的校規都過於嚴苛,甚至損害學生的基本權利。内田認為,政府已開始正視「曠課潮」所反映的問題 —— 教育制度失敗,學生自然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