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女性極危之地

A+A-
11 月 23 日,法國全國反性別暴力遊行,圖盧茲(Toulouse )示威者抗議司法與執法部門對性暴力無所作為。法國今年有過百名女性被現任或前任伴侶殺害,平均每 3 日 1 宗。 圖片來源:Alain Pitton/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家是香港。」「珍惜香港這個家。」家庭往往借代和諧、溫馨,但原來可以極度危險,特別是對女性而言。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 2018 年報告指出,平均每日有 137 名女性被伴侶或家人殺害,家庭的致命程度冠絕其他地方;而在美國 2000 年至 2006 年間,家暴遇害人數多達 10,600 人,相當於同期陣亡美軍的 3 倍。美國記者斯奈德(Rachel Louise Snyder)新作 No Visible Bruises: What We Don’t Know About Domestic Violence Can Kill Us 就通過大量訪問和社會研究,揭示家庭比戰場對女性更高危的成因。

自從 1974 年 Scream Quietly or the Neighbors will Hear 一書打破公開談論家暴的禁忌,相關議題逐步進入公共意識,然而 40 年過去,各地女性遭受伴侶施虐的情況依然嚴峻。由中國政府強制西藏女性絕育,到柬埔寨二世祖輪暴妓女當作週末活動,斯奈德曾經走訪 50 多個國家,見證不少針對女性的暴力,但仍驚訝於美國家暴的普遍程度,反映家庭暴力「跨越地域、文化和語言」,絕非少數人的不幸。

家庭暴力作為社會問題之所以隱而未覺,斯奈德認為問題原因之一在於一個錯誤假設,以為家暴屬於私人性質。描述家暴的用語往往帶有被動性,諸如「家庭爭執」(domestic dispute)、「私人糾紛」(private conflict)、「關係不穩」(volatile relationship)、「處理不當」(mistreatment),無形中「免除了施暴者的責任,亦妨礙執法者的介入。」斯奈德自言沿用「家庭暴力」一詞,純粹取其為人熟悉之便,改用「親密伴侶恐襲」(intimate partner terrorism)顯示其公共健康的性質,形容會更貼切。

1999 年 Michelle Monson Mosure 與兩名子女合照。 圖片來源:The Billings Gazette

「為何家暴受害者不逃走?」鑑於旁人往往有此一問,斯奈德借蒙大拿州一宗家暴慘劇說明受害者的難處。Michelle Monson 未成年就跟 Rocky Mosure 一起,更育有兩子,直到她 20 歲時完婚。後來兩人爭執,遭丈夫多次濫暴,Michelle 決意離開,卻又害怕母子三人被報復,於是計劃逐步自立,先是考取高中文憑,再領取津貼修讀大學護理以便日後支持一家三口生計。當丈夫上娘家帶走兩子,Michelle 申請禁制令並報警將他逮捕,結果丈夫獲得保釋,回家槍殺三人然後自殺。

「逃離不是單次事件,而是過程,需要周詳計劃,同時充滿阻滯。第一步是求生。受害者往往脅於恐嚇報復,不敢延長禁制令或索性撤銷指控。逃離往往要嘗試 7、8 次才會成功…… 留下是為了保命。」要問的不是「為何留下」,而應是「如何保護受害一方」。

家暴受害者絕大多數是女性。為何濫暴與殺戮傾向集中在男人?犯罪學家 Neil Websdale 認為,部分男性自覺男子氣概等於有掌控力,兩性關係變成唯一通往感情世界的出口,當男人相信女人是自己的一部分,反而會產生倚賴。「施暴者逞能同時無能,操控同時失控。」施暴者往往並非出於長期怒忿,而是不滿未受「合理」對待,暴露出自己原來並非一家之主。

美國記者斯奈德新作 No Visible Bruises 深入探討美國家暴問題,獲「紐約時報」和「經濟學人」評選為年度選書。

美國槍械普及的情況令家暴問題進一步惡化。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犯罪學教授 James Alan Fox 統計指出,自 2006 年起,美國大型謀殺案(導致 4 人或以上死亡)有一半是出自家人之手,近 8 成案件涉及槍械;斯奈德補充,持槍比例愈高的州分,家人謀殺率也愈高。「槍械大幅惡化女性的危險處境,原本女人可能還有能力應對,可以跑開、鎖門,現在一把槍就可以奪去受害者的談判權。」

家暴面前,社會有何對策?斯奈德認為教育是第一步。雖然美國近 40 年來相關議題在法制和社區上不乏措施(例如將跟蹤和勒頸列為聯邦重罪、為離家母女提供暫避所),但從伴侶謀殺案持續增多的現象可見,進步空間依然甚大。斯奈德訪問多位服刑中的家暴施害者,當中不少經過教育之後,認識到男性在社會化過程承襲的錯誤觀念,願意改過自新,其中加州聖布魯諾(San Bruno)監獄更生計劃參與者的重犯率就比無參加者少近 8 成。

加害者之外,教育還應普及到法官、警員、檢察官、社區組織一眾涉事人等,例如公共健康學者 Jacquelyn Campbell 所列 22 項家庭暴力風險因素 —— 死亡恐嚇、持有槍械、毀壞財物、跟蹤、勒頸、迫令性交、濫藥和酗酒等 —— 就應加以推廣,提高整體社會防範意識。其他措施諸如永久保留保釋紀錄、促進各機構的資訊交流、正視求助者的訴求以及將家暴歸類為公共健康問題,都有可能是救命的細節。

對一般人而言,家庭暴力往往存在灰色地帶,有時難以釐定危險界線。斯奈德提出一個簡單的辨認法。Mosure 家庭生前拍下不少影片,有一段是丈夫不斷將鏡頭塞進 Michelle 內褲裡面,後者多番拒絕都不獲理會,最後放棄掙扎。「為甚麼這種行為不能接受?因為她要求停手,而他置之不理。」說不即不,也許是教育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