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許多時候只是患者的其中一種身體狀況。醫療系統提供了篩查、治療和手術,就等於患者能恢復視力了嗎?失明人士可能同時患有其他疾病,例如聽障、身體殘障、精神和學習障礙等。
因此為患者設計服務,提供眼疾手術和治療的同時,我們也需考慮各種因素,包括接受方的年齡、地點、需要、身體障礙,另外也要思考患者如何接觸、使用、以至服務最後能夠怎樣改善他們的處境。
有否 Design Thinking 觸覺,並以病人的需要為出發點,直接影響患者如何使用醫療服務。特別是住在偏遠地區的病人,會考慮交通工具、費用以及距離決定使用醫療服務與否。如果太麻煩或病人無法負擔交通費,他們往往不會主動求醫。對長者來說,要乘坐交通工具到很遠的地方接受治療,他們會干脆放棄,並覺得反正視力會隨著年老而自動衰退。對有身體殘障的人來說,這種考慮便更加重要。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我們想不到的群體,在為他們設計服務時,需要特別的考量︰
- 少數民族、原住民,以及遊牧民族,可以如何提供使他們安心使用的現代眼疾服務,以及在定時定點接觸到他們?
- 兒童、青少年、女性以及社會上較脆弱的群體,他們的需要是甚麼?
- 怎樣降低山民和遍遠島民的交通費用,減少他們接受眼疾服務的障礙?
- 如何讓貧困和邊緣群體也能負擔眼健康服務?
- 在許多國家,具經驗的眼科醫生都集中在城市,我們可以如何善用科技,遙距為偏遠地方的人提供眼疾檢查?
- 怎樣在同一所醫療設施,為身負多種殘障的人同時集中提供各種醫療服務,方便他們一次過接受治療?
只要我們多行一步,以用家的需要出發,就能提升服務的使用率。以兒童眼健康為例,好多偏遠農村的家長,教育程度較低,加上在外打工,不與孩子同住,也不了解子女的眼健康需要。孩子每天長時間留校,因此護瞳行動會與學校合作,在校內推行眼健康教育,包括與學校合作,在家長日同時提供教育講座,和在校內為學童提供眼疾篩查,直接轉介他們到醫院接受治療。
在交通不便的印尼島嶼,島民可能每兩年才有一次半次機會接受眼疾檢查。因此護瞳行動會加強與當地醫療夥伴合作,培訓醫護人員,透過他們加強當地的服務,並定期評估服務成效,並向貧困戶提供白內障手術資助,直接提升使用服務的誘因。
又例如在一些文化傳統強的國家如巴基斯坦,女性不能與男醫生接觸,也不可以隨便獨自離開家門求醫。於是我們針對訓練女性醫護人員,定期到這些婦女的家裡,為她們進行各種包括眼睛在內的醫療檢查,希望她們不會被主流醫療系統拒於門外。
眼健康服務的成功,不能獨立於整個醫療體系,而是把眼健康融入醫療系統內。香港在這部分已做得不錯,但在許多落後國家,要走的路途仍然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