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共發生過 3 次石油危機,部分國家經濟步入衰退;早前沙特阿拉伯油田受襲後,油價亦即時上漲。石油和全球經濟發展可謂「相輔相成、唇亡齒寒」,但在石油最初被發現的時候,市場上竟乏人問津。從「可有可無」到「不可或缺」,石油的地位是怎樣轉變的?
困難的起步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1859 年 8 月 27 日,美國賓州(Pennsylvania)企業家 Edwin Drake 的最後一名投資者向他寄出警告信,內容大致為:你若再找不到石油,便收拾細軟回家吧。結果在第二天,信還未送達的時候,Drake 便在約 21 米深的地底發現了天然原油庫存,成為美國史上第一個成功鑽挖原油的人。石油有望取替當時昂貴的鯨油成為油燈的主要燃料,間接改變鯨魚的命運。
石油開發成功,銷情卻不似預期。賓州皮托爾城(Pithole)是其中一個石油蘊藏點,1864 年,當地平均每 6 哩範圍內,只有不足 50 名居民。雖然 1 年後皮托爾城開始繁榮起來,坐擁超過 1 萬人口、50 間酒店、2 間電報局、數十間妓院和全國最繁忙的郵局之一。可惜好景不常,當地經濟於翌年打回原形。即使燃料的需求日漸增加,石油卻沒有被廣泛採納。
「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美國經濟歷史學家 Daniel Yergin 在其著作 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 Power 指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擔任海軍統帥時的一個決定,從此影響了全球的石油應用。
1911 年,一戰前夕,歐洲多國進行軍備競賽,邱吉爾為戰艦的燃料陷入兩難:到底選用來自威爾斯、安全可靠的煤炭,還是波斯(今日伊朗)的石油?邱吉爾最終選擇後者。雖然石油在當時是存在安全風險的燃料,但可令戰艦航行得更快,所需的操作人手亦比較少,更可騰出空間安置額外的槍砲和子彈。
這個決定開啟了全球石油政治的發展,英國財政部更購入了英國石油公司 BP 前身 —— 英伊石油公司(Anglo-Persian Oil Company)的多數股份。
成也石油,敗也石油
時至今天,全球超過 3 分 1 能源都以石油為燃料,比核、水力和其它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多出一倍。沙特阿拉伯的國營石油公司 Saudi Aramco 的資產總值比 Apple、Google 或 Amazon 都還要高。然而,委內瑞拉前石油部長 Juan Pablo Pérez Alfonzo 在 1975 年曾說石油是「魔鬼的尿液(devil’s excrement)」,並指「我們會溺斃在其中」。
原因之一,是出口大量石油會令國家的錢幣價值提高,看似是好消息,但其實同時拉高了國內其他產品的生產成本,令石油業以外的產業發展變得困難。歷史上有不少政客為了國家利益而嘗試壟斷石油市場,這樣做的確能增加收入,卻也會令國家經濟過度依賴單一產業而變得脆弱。
即使人們知道石油是一把雙面刃,它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1 公斤汽油(石油分餾物)所存藏的能量等同 60 公斤電池;汽油會被耗掉,但電池的重量不論在滿電還是沒電的狀態下都是一樣的。以能量密度和方便性而言,石油完勝電池,甚至是其他能源,這就是人們至今仍「沉溺」石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