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青人把藝術帶入長者生活,可以產生怎樣的奇妙作用?來自救世軍「Teen E.無縫」計劃的一班青年導師,運用藝術治療,與單位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一起創作,讓他們抒發情緒感受,重燃信心,又以笑容打破隔膜,嘗試了解銀髮一族的內心世界和需要,令彼此建立起深厚關係,實踐青銀共融。
藝術的力量
患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會面對各種機能衰退,減弱他們對事物的理解能力,甚至無法表達感受;而藝術正是一道溝通橋樑,令青年人可以聆聽他們內心的聲音。參與計劃的十多名青年導師在接受培訓後,會到各區長者中心、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安老院為患病長者舉辦藝術課程,由淺入深構思不同的創作題材,使他們透過藝術抒發感受。
導師之一的 Channis 表示:「我們所用的畫具或材料都比較簡單,例如乾粉彩、水彩等,讓他們從基礎開始掌握各種技巧。」採訪當日,長者正在做拼貼畫,他們從雜誌撕出自己喜愛的相片或圖畫貼在畫紙上,再與組員分享。原來即使是普通不過的風景相片,對長者卻有特別意義,把他們拼貼一起,竟成了回顧生命的作品!
肯定長者能力
患病嚴重削弱了長者的自信心,容易令情緒變得負面。Channis 記得初來時,很多長者連拿起畫具都不太願意,「他們覺得自己甚麼都做不來,不會懂得創作……」對於這種被動,Channis 與其他導師以一招化解隔膜,「社工教路,向老友記送上一個大大的笑容,他們就會覺得你很友善,會願意嘗試參與。」
笑容傳遞快樂,互相感染,也令彼此建立信任,長者由被動變得主動,漸漸投入多了,甚至一收到畫具就會開始動手創作,而最令 Channis 感動的,是看見他們會幫助體弱的院友參與;與長者相處了十堂時間,Channis 見證他們的轉變,也明白到年老不代表終日無所事事、沒有創作力,「老友記最需要旁人的肯定,藝術治療沒有『美』的標準,每幅作品都是獨特而有意義,展現出他們的個性和看法;課堂上,我們會稱呼名字而不會用『公公』、『婆婆』,因為年齡不應成為一個標籤來局限人的能力。」
關於「Teen E.無縫」計劃
計劃組織具大專或以上學歷的青年,發揮他們的知識及技能,回應人口高齡化下的長者(尤其認知障礙症患者)需要。透過參與計劃,青年人與長者能夠共同發揮所長,實踐跨代團結。計劃目前與聖母醫院、多間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護理安老院合作,冀推動社會關注長者,提升他們晚年的生活質素。
不再陌生的少數族裔
我們對每天經過的角落習以為常,但在少數族裔眼中,這些街角卻另有它的故事和風貌。如果想認識一個不一樣的香港,由救世軍及 16-24 歲少數族裔青年組成,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賽馬會工新創計:Hi! Strangers」導賞團是你的不二之選!
17 位在香港土生土長,祖籍巴基斯坦、尼泊爾、印度、非洲等的青年,以他們自己在香港的獨特生活文化和成長故事設計出多個獨特的「社區導賞團」。至今,他們已經在屯門、油尖旺、土瓜灣及灣仔等地區帶領超過 700 位華裔香港市民深入體驗他們的生活。
每個導賞團均有不同主題及參觀地點,有的是關於齋戒月;有的是分享個人成長的生活片段;有的則介紹個人學習上課的經歷等,主題包羅萬有。當中,導賞員更會悉心安排不同體驗活動,例如打板球、品嚐傳統菜式及參觀他們居住的社區等,讓參加者深入認識他們的文化及習慣,加深了解我們較少感受到的香港另一面。
青年導賞員的分享
對 3 位青年導賞員麥加舒、麥卡及阿 Moon 而言,每個導賞團都是獨特及寶貴的。他們已帶領了超過 10 個導賞團,每次均是用心安排,為的是讓更多人了解少數族裔,也同時讓自己了解主流社會對他們的想法。更重要的是,歧視很多時是來自對事物的誤解和不了解,他們希望透過導賞團消除社會對「少數族裔」的誤會和不了解,讓大家明白「少數族裔」也是香港人,都是香港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