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另一個香港前途問題

A+A-
1943 年 12 月 1 日,蔣介石與羅斯福及邱吉爾會面。 圖片來源:Bettmann/Getty Images

1925 年省港大罷工爆發,時任港督金文泰曾建議倫敦政府發動「第三次中英戰爭」,永久割據九龍新界,遭唐寧街回絕;1940 年代初,中、美、英三方就香港戰後歸屬問題展開談判,國民黨政府在羅斯福支持下,收回九龍新界的提議一度佔上風;1967 年六七暴動之後,英方考慮推動香港民主進程,周恩來以出兵威脅,最終擱置;1984 年,香港人被滅聲之下,中英簽署聯合聲明,九七易幟。歷史證明,香港前途從來並非內政問題,而是受制於多方角力,2047 期限亦不會例外。中英聯合聲明耳熟能詳,1943 年香港歸屬磋商則鮮見著述,回顧當時談判經過,認識香港前途的形塑動因,相信有助理解香港現時的政治困局。

若說 1944 年是中國歷史的轉捩點 —— 豫湘桂會戰潰敗、美軍觀察組進駐廷安、蔣介石與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Joseph Stilwell)決裂、國共談判破局、毛澤東決意打下中國 —— 1943 年則似是「萬曆十五年」:驟眼無足輕重,其實暗湧浮動。「1943:中國在十字路口」(1943: China at the Crossroads)一書收錄多篇研究當年的論文,其中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歷史學者 Nobchulee (Dawn) Maleenont 「帝國 vs 民國:香港在同盟國之間」(Empire versus Nation: Hong Kong between Allies)一文就追溯戰時局勢以及引述中美英三國的外交往來,重組不同勢力如何左右香港戰後地位。

1941 年聖誕,香港淪陷,數月內新加坡、馬來半島及緬甸相繼失守,加上納粹德國橫掃歐洲,大英帝國弱態嶄露;與此相對,國民政府成為抗日主要力量,美國為拉攏中國以牽制日軍的太平洋戰力,大力支持國民黨收回完整國家主權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同盟國策略「重歐輕亞」,太平洋戰事又連番失利,令國民政府懷疑盟軍抗日的信心,英國駐重慶使館報告指中方憂慮「德國一旦戰敗,英美將不會繼續對日作戰」。更有傳言指國民政府考慮與日軍媾和。為打消中方的悲觀情緒,英國外相艾登(Anthony Eden)提議「廢除中國長期以來視為國恥的治外法權」,如此則能「以最小代價提升英國在華的形象」,改善兩國關係。

「1943:中國在十字路口」書封。 圖片來源:中文大學出版社

1942 年 10 月尾,英方向國民政府提呈新約草案,表明廢除在華治外法權和最惠國待遇,放棄天津和廣州的租借以及在上海的特權。國民政府卻不甘於此,進而要求中英雙方平等而互惠之下,「不平等條約被斬草除根式地終結」,包括收回英國租借的「九龍租借地」(指新界),輿論甚至暗示已割讓的香港島於戰後亦須一併歸還。英方對此大感意外,認為要求不可理喻。至 12 月中旬,新約談判大致達成共識,唯獨香港歸屬問題議而不決,中英互不相讓,威脅拒簽新約。

當時香港缺乏自然資源及物資生產力,貿易地位不及上海,戰略地位亦遠遜新加坡,然而邱吉爾與蔣介石卻就香港重光後的歸屬問題激烈對壘,甚或到危及同盟國合作的地步。Maleenont 指出,英國之所以立場強硬,主要是考慮到骨牌效應,一旦在香港問題上讓步,等於向中美壓力屈服,帝國其他殖民地岌岌可危。「帝國主義霸權的終結對英國政府來說是不可想像的事情,尤其是對邱吉爾這樣徹頭徹尾的帝國主義者。」充其量對主權作出部分調整,總之「英國必須保留對香港的行政權和在政治上的控制」。英國外交部立場不變,不過主張香港問題延至戰後再作商議。

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同樣意志堅決,則是出於民族主義。蔣介石著作「中國之命運」於 1943 年 3 月出版,書中狠批帝國主義勢力加劇國內動亂,窒礙經濟發展,令中國淪為東亞病夫;又宣稱要重振中華,將帝國主義勢力徹底逐出中國,並強調國民黨政府首要目標之一,就是收復不平等條約下所喪失的領土。此時香港忽然成為民族感情的投射對象。蔣介石 1942 年 12 月 22 日的日記表明,假如英國不同意歸還香港租借地,則新約作廢。「出於民族尊嚴(對英國人來說,則是帝國的尊嚴),中英雙方都拒絕讓步…… 在香港歸屬問題上的僵局表明,香港更多地具有象徵和情感意義。」香港民族主義情緒同樣高漲,戰後重光,英國海軍駛入香港之際,家家戶戶插上民國國旗,冀望早日回歸中華民國。

國民黨中固然有親英派(如杭立武)斡旋,但蔣介石亦非無理獨斷。同年年底中美已就新約完成談判,而英國為與美方保持一致,亦已作出不少讓步,包括貿易國民待遇,獨欠香港問題。然而現實政治面前,民族尊嚴比不上實際需要。新約懸而未決之際,南京政府汪精衛已捷足先登,飛往日本與東條內閣磋商放棄日本在華特權事宜,藉此打擊國民政府的合法性;與此同時,中美英三方正籌劃緬甸戰役,美方倚重中國抗日,中國則亟需裝備和補給;而要向中方輸送大量物資,必須從日方手上重奪滇緬公路,英國軍力於此相當關鍵,特別是皇家海軍。「無協議」在即,國民政府面臨國內外的巨大壓力。

1942 年 4 月,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和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合照。 圖片來源: Interim Archives/Getty Images

12 月 30 日,蔣介石得悉英國維持既有立場,拒絕討論香港歸屬問題,當下「大怒」,認為「無法接受」,同時亦清楚節骨眼上,得罪英美對滇緬公路戰不利,結果決定暫且讓步,打算「一俟戰後,用軍事力量由日軍手中收回,則彼雖狡猾,亦必無可何如。」1943 年 1 月 11 日,新約簽字,歷時兩個多月的談判落幕,然而外交角力並未結束。

同年 3 月,羅斯福建議英國與中國妥協,將香港轉闢為自由港,權益由中方保護;蔣介石則表示應先歸還香港,再由中方著手辦理。其後數月,中美展開香港自由港的討論,羅斯福年底於開羅會議為蔣介石打下強心針之餘,本人亦有意將美國解殖模式套用於香港:「此事不容置疑,因為打敗日本靠的是 99% 美國人力和物資…… 美國戰後外交政策必須讓英國、法國和荷蘭像我們管理菲律賓那樣對待他們自己的殖民地。」

另一邊廂,英國殖民地部則成立「香港計劃小組」(Hong Kong Planning Unit),擬訂收復香港後的改革計劃。儘管外交部此時對香港問題的關注已有所消退,甚至表示「不值得為香港一戰」,整體而言,英國取態仍與 1942 年談判一致:戰後雙方可就縮短新界 99 年租借期談判,香港島則已永久割讓,不在討論之列。

當戰局起變化,中美英勢力平衡打破,香港前途亦由此重塑。1943 年中起,英軍在北非與東歐戰場屢有斬獲,美國的太平洋跳島策略亦見奏效,相較之下,中國對日作戰的重要性就被削弱。加上國民黨統治區局勢不穩,5 月重慶米價高漲六成,饑荒肆虐河南廣東,災區更出現人相食;官員腐敗、苛捐雜稅與強徵民兵之下,湖南、貴州、甘肅和四川均見農民起義及軍事譁變。「中國內部局勢的惡化…… 戰場地位的下降威脅了中國在未來與西方盟友的平等地位,影響了中國在戰後重塑世界格局中的影響力,損害了國民黨政權在戰後中國政治中的絕對(或許是唯一)地位。」

香港重光紀念郵票。1945 年戰事結束之際,香港民族主義高漲,普遍意欲回歸中華民國。 圖片來源:A Stamp A Day

外國輿論隨民意開始逆轉,批評蔣介石的聲音不絕,共產黨的形象則日趨正面。中國民主同盟幹將張君勵批評國民參政會「不夠民主」,國民參政會議員錢端升更直接致函邱吉爾力數蔣介石政權弊端;美方有報告指中國形勢全面惡化,甚或預測「中國堅持的時間不會超過 6 個月至 1 年」;英國駐華大使薛穆(Horace Seymour)則恐防國民黨政府淪為空心政權,中國重陷軍閥割據。

該年 8 月,蔣介石派宋子文出使英國商討緬甸戰役及 5,000 萬美元貸款事宜,不但隻字未提香港戰後地位,更在西藏問題上讓步,承諾不再向當地政府施壓。據宋子文匯報,他「有意識地避開香港問題…… 因為羅斯福對此自有辦法」。不意其後羅斯福猝逝,國民黨抗日而後又陷內戰,無暇顧及香港,自由港方案終於難產。

Maleenont 認為,1943 年前後香港前途談判,體現出同盟國戰時外交的一個普遍現象:戰爭需求與長期國家利益之間的矛盾。一方面中國民族主義興起,英國帝國主義日漸式微而拒絕讓步;另一方面各方後來對香港三緘其口,則說明意識形態不及戰爭需求緊急,外交政策最終取決於戰局的走向。英國之所以能保住香港,全賴三大因素:戰局發展有利英國、反帝國主義者羅斯福遽逝,以及中國陷入內部危機。

放諸今日,香港經濟戰略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前途去向所牽涉者已不止中美英三國,全球持份者同在觀望。觀乎局勢,新冷戰已經揭幕,即使美中貿易戰結束,西方陣營亦不會停止反制中國,而中共近年已陷入經濟衰退、權鬥白熱化的管治危機 —— 看來就差一個羅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