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唐人街和下東區聯盟(Coalition to Protect Chinatown and LES)自 2015 年成立後,三不五時發起集會。最近有約 20 人聚集在曼哈頓大橋附近的東河街區示威,手握「反對歧視、反對迫遷、反對高租金」等的中英文海報,大喊口號抗議,反對一項於該地建造近 3,000 單位的高級公寓計劃。示威揭示了美國亞裔基層人民作為「典型的少數群體」,被忽視的苦難和擔憂。Vox 於是專訪當地居民,了解事件來龍去脈。
舊區被迫翻新
事緣在 2008 年,市政府通過重新分區計劃,以降低東村(East Village)的士紳化,但就拒絕了唐人街和下東區的有關計劃,於是發展商 Extell Group 致力發展該區。其中一棟拆除超級市場而重建的曼哈頓廣場一號(One Manhattan Square)於 2017 年完工。住戶享有豪華便利設施,如 45,000 平方米的景觀花園、70 座位的電影院、成人樹屋、寵物溫泉等等。
但其實該區住客多為長期低收入和老年人士。據紐約大學富民研究中心(NYU Furman Center)統計發現,唐人街和下東區的家庭中有 23.1% 房租負擔過重,甚至多於家庭收入的一半。高舉寫著「反對華人業主迫遷華人」海報的示威者女士在唐人街附近的公寓居住 30 年之久,她在集會上控訴,隨著高端住宅區出現,房東不只加租,更嘗試驅逐她,「我已年老,我還可以去哪裡?」
Extell Group 雖然於 2018 另外建築一座有 204 個單位的經濟公寓,指該公寓適合中等收入,即該區 60% 的居民。但集會發起人 Vincent Cao 表示,該公司套用紐約市和上等郊區的數據,不能完全反映唐人街和下東區的經濟狀況。事實上,該區的收入中位數比紐約市低 35%,貧窮指數高出 10%。
收入兩極化的隱患
1995 年,政府頒佈新移民法律,准許有職業簽證的「高技能」人員、學者、藝術家、難民和親屬移民至美國。但除了專業人員,多數移民者只能夠從事低收入工作,因此聚集在唐人街一帶更為低廉的住處。反之近年,移民多為專業工作者或學術人士,故能夠購買更昂貴的住處。Extell Group 的對象主要為海外亞洲買家,自然能夠吸引這班新移民。皮尤研究中心統計顯示,美國亞裔現為美國貧富差距最大的種族。收入最高的 10% 人口是收入最低的 10% 的 10.7 倍。
從小在該區長大的亞裔居民 Grace Mak 形容:「多數鄰居都互相認識,我的朋友也住在附近,孩子在公園溜達也會比較安心。」她擔心高級公寓的建設會破壞社區的景象。相反,住在曼哈頓廣場一號的譚太太(Mrs Tan,音譯)則說:「我希望這區將變得更安全。但我不是歧視任何人,我自己也需努力工作才能買得起樓。」兩種住戶的觀感,揭示了華人社區內貧富懸殊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