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團體經常爭取制訂「最高工時」,除了保障僱員的合理權益,原來還可保障資方的生產力。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量英國壯丁投入戰場,婦女則在後方貢獻,很多負責製造武器和彈藥,每每要快馬加鞭加班工作。有史丹福大學學者翻查當年的工作紀錄發現,工人工作超過特定時數後,便出現工作過勞以致生產力下跌,勞資雙方同為輸家。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這批戰時的軍火工廠女工,俗稱為「軍火婦(munitionette)」。1915 年,英國政府成立彈藥工人健康委員會(Health of Munition Workers Committee)監察工人的工作條件,並且為工時問題提供建議。當年委員會收集了鉅細靡遺的數據,說明工人的生產力和工時關係,如今成為學術研究的寶庫。
「軍火婦」負責諸多粗重工作,如在武器組裝前鑽螺紋孔、用機器切割金屬等。工作實行單班制,每日上班時間大致相約,每名工人負責的任務相似。政府委員會可以翻查工人的打卡紀錄,得知他們的工作日數及時數。
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 John H. Pencavel 整理這批戰時數據,發現隨著工時增加,工廠產量同時會上升,但當加班至超過每週 40 小時,每小時產量便會下跌。「假如工人每週工作 30 小時,要他們加班 1 小時可帶來更多產量(或更好表現)」,但如果每週工作 40 小時以上還要加班,工作表現只會每況愈下。
Pencavel 在著作 Diminishing Returns at Work: The Consequences of Long Working Hours 中詳細解釋,「軍火婦」通常每週工作超過 50 小時,偶爾甚至多達 72 小時,但最長工時卻換不到最高產量。這意味著,無止境加班只會弄巧反拙,無助生產之餘,還要增加資方的營運成本。
除了工時因素,每週為員工提供休息日,同樣有助促進生產力。戰時的軍火工人經常馬不停蹄,星期六上班仍理所當然,為了戰爭需要,星期日亦要照常上班,只有「軍火婦」偶爾可以在星期日休息。在比較之下發現,沒有休息日的情況下,工廠產量既不會增加,還招惹工人不滿,結果導致勞資兩敗俱傷。
事隔一個世紀,今日無論是藍領工人還是白領上班族,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工作過勞仍然是困擾的勞工福利議題。究竟每週工作 40 小時是否理想工時上限?答案應當因工作崗位而異,況且在這個講究 Work Life balance 的年代,政策亦不能純粹從生產角度出發,而不為僱員健康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