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社會仇恨?

A+A-
圖片來源: Chris McGrath/Getty Images

由示威者耳熟能詳的「黑警」、「黑社會」指控,到警方回罵的「蟑螂」、「廢青」,從這些口號與言辭可見,憤怒不滿燃起的仇恨思想已遍地遍野,甚至有城中學者悲觀地預言,指「一兩個世代深藏的對政權和警察的仇恨,將永遠不能消除」。要如何面對、消弭現時充斥社會的仇恨情緒,共同解決當前的嚴峻分歧,一讀 CNN 專欄作家、曾於 Ted Talk 講解仇恨的 Sally Kohn 著作「逆轉恨意(The Opposite of Hate)」,或能更了解仇恨和可能的解藥。

「逆轉恨意」一書分析仇恨的源頭和解藥;圖為書封。

為了深入認識仇恨如何出現,作者造訪了多個半生與仇恨糾纏不清的人士,包括在網上對他人惡意批評的網民、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美國的白人至上主義者、盧旺達大屠殺的加害者與倖存者等。仇恨舉目可見,但在「恐怖分子」、「殺人屠夫」背後,其實都只是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

仇恨是怎樣形成的?恨意是理性反映出來的觀感,通常只是單方面,並伴隨著深刻偏見。仇恨也是建立歸屬感的一項工具。劃分群體是人類天生的傾向,只不過如何界定群己,則受歷史、文化、習慣等影響。仇恨則是區分內群體、外群體的一道界線,部分人藉此建立群體認同、增強安全感。

在仇恨驅使下,亦會出現「受害者競爭(competitive victimhood)」的情況。即是每人均受到實際傷害,但各自皆認為自己是最慘的受害者,繼而對未受痛苦或磨難較少的他者,加以排擠怪罪。

在個體的仇恨以外,亦有系統性的仇恨存在。最佳例子莫過於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回顧歷史,有色人種及少數族裔過去備受歧視,投票權、經濟自主等權利均被剝削,整個體制建立於不平等的基礎、對個別群體的仇視之上。囿於歷史、文化、視野等因素,系統性的仇恨往往較個人的仇恨更難洞察,亦更複雜難解。

面對仇恨,作者指出最佳的解藥是「連結」,認認真真地 We Connect。即使面對不堪入耳的仇恨言論,最佳的應對辦法,不是遏止發言進行打壓,而是透過具同理心、建設性的「連結言論」打破惡性循環,建立正面的互動,加深彼此的了解,從而改變人的信念,了解人類在根本上相連與平等。可以的話,建設一個「連結空間」供對立雙方共處,在合適的環境中增進了解,體察彼此的人性,並由此認識到,對立雙方的共通之處較差異來得多及重要。只有展開真誠對話,凝聚共識,才能令社會回復平靜。

由仇恨形塑的系統會衍生仇恨的果子。要解決系統性仇恨,需要的不單是個體之間的 Connect,還要勇於揭露系統性的問題,解決助長仇恨的系統性誘因,推動社會體制變革,從根本上消弭社會的不公義、化解仇恨。「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道理中外皆然。

「人的恨必然是學習而來」,要化解仇恨,亦需要不斷學習。以仇恨言論鼓動一時社會對立,或許容易,後果卻是覆水難收。所造成的社會仇恨、傷痕,每每需要長時間才能逐漸撫平康復。趁著新仇初起,傷害未深,實應回頭是岸,以公平、正義、合理的方法理順分歧,避免社會墮入撕裂的深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