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要因毒品而死,美國囚徒或要冒死於戒毒的風險

A+A-
在亞利桑那州一個監獄中,囚犯們正在休息。 圖片來源:路透社

眾所周知,管有毒品在大部分國家都是刑事罪行,世界各地不乏為毒癮出入監獄的癮君子。濫用藥物對身心有害毋庸置疑,但強制戒毒又是否必然令身體健康?近年,美國國內就因監獄處理海洛因戒斷症的方式,議論紛紛。

青年 Matthew Herring 是其中一個備受爭議的案例。他從 2011 年起就時常進出監獄,2014 年,年僅 22 歲的他又進了監倉。由於已身染毒癮 8、9 年,他入獄時在身上帶了受 FDA 認可的一款脫癮症狀紓緩藥物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被發現後不僅被沒收,還住進了單人監房,在受脫癮症狀所苦時被獄卒調戲訕笑。其母 Patricia Herring 形容:「裡面的職員完全沒有同理心,Matthew 連腦漿也快要吐出來了,獄卒卻在大笑。」出獄後 72 天,這位青年就因過度服用藥物離世。光是一名青年在出獄後死亡,或者是偶然;但麻省一項研究顯示,與沒有入獄者相比,釋囚在離開監獄兩週內因濫用藥物死亡的機率上升整整 120%。

現代監獄常以更新機構自居,但在監牢裡被迫與世隔絕地遠離毒品效果似乎不佳,當中有些人甚至還沒有熬到出獄便因戒毒而死。2015 年,18 歲少女 Victoria Herr 獄中因脫癮症狀而嚴重嘔吐、腹瀉,在頭四天卻只被供應奶粉、成人紙尿片和水。她之後從醫療倉被帶回普通監倉,最後去世,亦是令大眾嘩然的一例。

由於脫癮症狀紓緩藥物在美國被列為輔助藥物(Medically Assisted Treatment, MAT),不少更新機構的同工都認為這不過是另一種令人上癮的物質,並憂心囚犯會在獄中以之交易,因此不容許他們使用藥物紓緩症狀。研究亦顯示,大部分獄中職員不認為這些療法具科學實證,在無計可施時才考慮採用。

那麼,由國家提供藥物又如何?最大的問題是經費。沒有一定資助,很難在監獄裡提供輔助藥物 —— 全美只有大概 3% 監獄能提供相關治療。不少囚權倡議者認為,提供藥物所需的資金遠比治療身心飽受折磨、而又很可能重返牢獄的釋囚低。進出監牢的人往往是最需要幫助的社會弱勢,若懲教機構只有懲罰的作用,而沒有教育並協助囚徒重返社會的功能,那就失去其最大意義。

美國社會對這個議題的關注,正緩緩轉化成實質改變:緬因州和麻省已裁定,不讓患者得到所需的輔助藥物,違反美國殘疾人法案。最近,美國政府亦決定投入 5 千萬美元,讓監獄購置所需的輔助藥物。雖然慢,但也總算正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