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聽到無政府主義,便會勾起暴力失序的恐懼,但知名的英國文學理論家伊格頓(Terry Eagleton)讚揚,這套理論是想像力最澎湃的現代思潮。縱然其社會分析存在不少缺陷和盲點,但其信念和行動策略,至今還是啟迪著世界各地的社運圈子。
伊格頓承認,無政府主義者不時有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即使是同情無政府理念的羅浮堡大學政治理論教授 Ruth Kinna,在新書 The Government of No One 亦坦言,無政府主義的公眾形象負面,但無可否認的是,他們擁有非凡的創造力。
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有著眾多共通的信念,兩者同樣相信階級鬥爭、廢除私有財產和推翻國家體制。他們視國家機器的運用為捍衛私有產權,馬克思相信國家體制遲早壽終正寢,但無政府主義者卻主張,要以行動及早推翻國家體制。但兩派更根本的分歧,在於對權力的認知。
馬克思主義者相信,權力是為物質利益服務;無政府主義者看得更徹底,他們視權力為諸多問題的根源。他們反對任何形式的操控,反對任何無法實現自治原則的體制,哪怕是現代民主政制,他們亦視之為多數人凌駕個人的暴政。
要慎防淪為體制一部分
伊格頓不諱言,無政府主義分析存在很多盲點,如個人行為完全不受約束,社會根本難以運作。譬如要求駕駛者靠左行駛、禁止在公眾地方隨處便溺,不代表都是專制暴政;不是所有規範都妨礙自由,規則同樣可促進人享有平等的自由;並非所有權力都具有壓迫性質,權威人士同樣可號召群眾反對建制。
即便如此,伊格頓始終堅持,無政府主義是最富想像力的現代思潮。從 19 世紀末開始,無政府主義運動已蔓延全球,從烏拉圭到日本都找到支持者身影;由 1871 年的巴黎公社、到 2011 至 12 年的佔領運動(the Occupy),同樣受無政府主義理論啟迪。無政府主義者不服膺國家社會主義或革命先鋒黨,他們鼓吹直接行動、成立自治合作社、推行教育實驗、在基層組織靈活的社區網絡。
這些桀驁不馴的行動者,不拘泥於任何政治標籤,對「無政府主義」稱呼亦嗤之以鼻。但 Ruth Kinna 提醒,這些標籤確實讓我們窺見這股思潮的多樣化,如無政府工團主義、社會無政府主義、個人無政府主義,甚至有與傳統左翼「割蓆」的後左翼無政府主義(Post-left anarchy)。
由於不信任任何建制組織,無政府主義者原則上不會籌組任何政黨,甚至有反政治傾向;他們組織群眾抗爭,卻厭惡任何「指揮大台」,害怕組織本身會反過來妨礙個體自由,結果形成獨特的社運模式 —— 以擾亂秩序作為行動綱領,策略變動不居,慎防自身成為體制一部分。
如此把自由推向極致,可衍生出不受制約的個人主義,體現於 19 世紀思想家施蒂納(Max Stirner)的利己主義之上。但這種利己觀念不太受無政府主義圈子的青睞,他們反而傾向人性的利他特質,而認為如此美德之所以埋沒,蓋因外部權力的腐化。
伊格頓提醒,現實中的權力操作細緻而繁複,個人往往把外部指令內化,作為自我約束的道德要求,內外分野難以一目了然。然而,無政府主義始終未有隨時間褪色,其多變的行動策略、視自由為至高無上的信念,依然啟迪著今日的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