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用體系蔓延美國,矽谷推波助瀾?

A+A-

中國推行社會信用系統,說要讓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美其名推動公民改善操守,但評分標準全由政府制定,變相藉監控及分數操縱人民。這套「專制主義」的體系令很多西方人也感不安,資深科技專欄作家兼記者 Mike Elgan 近日更指,類似系統正在美國發展,而且官商兩邊均有參與。

紐約州金融服務部年初宣佈,人壽保險公司可按投保人在社交媒體的發帖訂定保費。若投保人曾在 Instagram 發佈照片,拍得自己又煙又酒或暴飲暴食,保費或被會提高;反之,假如曾在 Facebook 打卡標示參與瑜伽班,保費或可調低。

雖然在購買人壽保險時,投保人均需回答有關生活習慣的問題,但紐約州當局的新措施,則是將社交媒體當作問卷的延伸。即使在「有否參與攀石或其他極限運動」這問題上,投保人填寫「沒有」,一旦被保險公司找到投保人進行相關活動的發帖,答案或會變成「有」。

一些科技企業亦有相似舉動,譬如加拿大軟件公司 Servall Biometrics 旗下的 PatronScan,在英國、美國、加拿大及澳洲,發售自助服務機、桌上電腦及可攜式系統,供食肆東主管理顧客,包括辨識假身份及「麻煩友」。根據官網,當顧客步進採用 PatronScan 技術的酒吧,其身份證明文件會先經掃瞄。若客人曾因「打鬥、性侵、吸毒、盜竊及其他惡行」而被趕出場,可能會被拒諸門外。使用 PatronScan 服務的食肆東主,更可共享一份「公開」的黑名單。若有人被一間酒吧禁止入場,便有可能被其餘的酒吧齊下禁令,時效長達一年,而這系統在英美加三地相通。

當顧客步進採用 PatronScan 技術的酒吧,其身份證明文件會先經掃瞄。若客人曾因「打鬥、性侵、吸毒、盜竊及其他惡行」而被趕出場,或會被拒諸門外。 圖片來源:PatronScan

不過,誰才符合「資格」入黑名單,顧客又能否獲得上訴,則由酒吧東主決定,個別東主亦可按意願無視禁令。至於未有犯規的顧客,其資料會在 90 日內被刪除,但 PatronScan 容許酒吧保留一份不作共享的「私人」黑名單,而當中的資料可被保留長達 5 年。

事實上,部分港人常用的服務亦採取類似的信用體系。Airbnb 可以基於任何它所選擇的原因,終身停用任何帳戶,亦無義務解釋因由,並指「決定不可推翻,並會影響任何重複或日後的帳戶」;Uber 亦會邀請司機對乘客評分,假如評分「遠低於平均」,將被禁用服務。換言之,顧客或會因被屋主或司機「找晦氣」而無理受害。

Elgan 強調,社會信用系統最令人不安的是其法外(extralegal)屬性。「當罪惡在法律體系以外受到懲罰,這意味沒有無罪推定、沒有法律代表、沒有法官、沒有陪審團,而且通常沒有上訴。亦即是說,這是一種替代法律、而被告人權利較少的制度。」

Elgan 又指,愈來愈多有關交通、住宿甚至保險的社會「特權」,由科技公司操控,或受我們使用科技服務的方式影響。而矽谷公司們允許使用其服務的規則,則愈趨嚴格。他警告,假若趨勢持續,日後可能大多數輕微甚至嚴重罪行,都是由矽谷而非政府懲處。

「這是從民主制度滑落至公司專制(corporatocracy)。」Elgan 如此形容。這也是說,未來的執法部門或較少受憲法和法例約束,反而更多受終端使用者許可協議(end-user license agreement)制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