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9 日以來,有 3 場百萬人規模的遊行,整場運動規模之大,贏得不少國際政客的同情和關注,同時也觸動中央政府的神經。中央把整場運動定性為外國勢力策動的顏色革命,其實整個「外國勢力論」,可以從國際關係的軟實力理論框架理解。
軟實力一詞,源於國際關係研究大師 Joseph Nye 在 1990 出版的名著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他把軟實力定義為一種可以透過非脅逼或利誘手段,達到國家目的之一種能力,較典型的例子是文化輸出、國際聲望、國家形象和政經制度的吸引力。經過廿多年,軟實力一詞基本上已經成為社會科學的入門,不少學者在這個基礎上,修正相關的理論。近年更有學者提出「防禦性軟實力(Defensive Soft Power)」去理解政府的宣傳策略。
一些學者認為,軟實力一詞過於空泛籠統,應該要多加區分權力使用時的邏輯。其中一個想法是把軟實力分為防禦性和進取性(Offensive Soft Power)。進取性軟實力比較貼近大眾對軟實力的理解,透過文化和意識形態輸出,繼而擴大對別國的影響力,如美國的自由民主制度、荷里活文化、先進的大學研究等;防禦性軟實力,則顧名思義是預防性的,以意識形態手段,抵抗潛在令國家利益受損的外來文化。
南亞外交專家 Christian Wagner 是第一批使用防禦性軟實力一詞的學者。他觀察到印度其實有成為軟實力大國的潛力,如堅實的民主傳統、聖雄甘地留下的理論資源、以及 Bollywood 在內的龐大文化產業。可是 Wagner 指出,相比起歐美和中國,印度政府一直沒有強烈意圖,把自己的政經制度輸出到別國,藉以擴展自己的外交實力。相反,印度當局追求的是一種防禦性軟實力,透過建立良好的國際形象,增加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緩和與周邊國家的矛盾,同時抵抗中國日益膨脹的影響力。
到 2017 年,劍橋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Dylan Loh 便用防禦性軟實力,以理解中國政府在雨傘運動時採用的策略。Loh 分析「環球時報」、「新華網」、「中國日報」有關雨傘運動的報道後,指出中國如何重構自己的國家形象,抗衡西方政要及媒體對中國的大肆批評。策略包括為中國政府塑造一個克制、大方的形象,堅定支持香港長遠發展;另一個方向是把自己塑造成雨傘運動的受害者,視雨傘運動為西方及台灣社會干預中國事務的結果。這種防禦性軟實力的策略,能激起海內外華人社群的民族認同和對中共的同情,也鞏固外國盟友的支持。
後來,阿斯頓大學的高級講師 Virginie Grzelczyk 引用 Loh 的防禦性軟實力框架,分析北韓的外交戰略。他指北韓的模式與中國接近,對內倚靠朝中社進行意識形態宣傳,神化領袖金正恩和北韓勞動黨,並適時回應西方國家對北韓的指控。對外方面,Grzelczyk 則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例,描繪北韓如何力圖參加更多國際組織,捍衛於國際社會的生存空間。
這些有關防禦性軟實力的理論,無疑提醒了我們,中港之間的角力不單是銳實力(Sharp power),譬如操縱香港傳媒、影響輿論;也不只是硬實力,以解放軍和紅色資本恫嚇香港。軟實力從來都是一個重要戰場,例如,古裝劇、喜茶、大灣區,到所謂的「外國勢力論」和「顏色革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