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空氣流通,為何如此重要?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一天之中,我們花近 9 成時間在室內,但辦公室、家中和學校的空氣質量往往都很差,因為室內傢俬很多都會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VOCs),也有來自煮食時產生的微粒或其他來源;通風不良則導致空氣質素惡化。

差劣的空氣質量有多種負面影響,如會影響員工的生產力,導致學生成績下降和缺席。在更極端的情況下,它與「病態樓宇綜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有關,即出現一系列症狀,包括頭痛、喉嚨痛和與特定建築物相關的噁心。

早在 1983 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指出,密封的建築和無法打開的窗戶,與病態樓宇綜合症有關。自 70 年代起,因為希望節省能源,有更多封閉式住宅和辦公室建成。建築界花了很長的時間,才開始認真對待室內空氣的質量問題。

化學家 Charlene Bayer,在 80 到 90 年代調查了許多病態樓宇綜合症的早期病例。她研究過的其中一幢辦公大廈就是極惡劣的反面教材:辦公室洗手間非常靠近液壓式升降機,洗手間配備當時流行的自動除臭器。升降機移動時產生真空情況,把除臭劑化學物質隨氣流傳到升降機槽,升降機門在新樓層打開,同時會釋放那些物質,對於除臭劑敏感的人因此感到不適。

近 30 年以來,人們對室內空氣質量的認識不斷提高,即使如此,仍然會出現病態樓宇的問題。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文章便舉了一個例子,現時為哈佛醫學院助理教授的 Joseph Allen,曾任職建築檢測顧問。有次他調查有關一座辦公大樓內,多人面部麻痹的原因,就發現了地底洩漏到空氣中的有機性揮發化合物。

Allen 現在專職了解如何通過改善建築設計來解決健康問題,特別研究了不同通風水平的「認知效應」。有些「綠色建築」計劃,評分因素包括使用環保材料或節能效益,也有些與室內空氣質量相關。亦因此,綠色認證的建築物室內空氣質量未必更佳,因有些設計師會認為,若建築在能源效率等方面得分夠高,就無需爭取與室內空氣質量相關的分數。

Allen 還做過一項研究,在模仿綠色辦公室的房間中讓員工進行認知測試。有些房間的 VOCs 含量很低,有些環境則有更高的通風水平。這些房間的決策和批判性思維測試成績優於模仿傳統辦公室的成績,證明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高通風率,是一個特別有效的組合。

此外,一項訪問了 300 多名員工的研究亦發現,在「室內環境質素」表現良好的建築內工作者,工作時出現頭痛、皮膚過敏和疲勞的風險較低。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教授 Holly Samuelson 專門研究環境與健康設計。她表示,到目前為止,在綠色建築規範中,空氣質量管理方面最重要的變化也許是市場開始成熟,例如在室內裝飾、油漆和傢具方面。十年前可選擇的要少得多:「例如,曾經有段時期,很難找到能滿足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指導標準的塗料,好幾年後已變得非常容易。10 年前很難找到的東西,現在都被廣泛使用了。」

不過,有時候即使是簡單而有效的做法,也不一定得以實踐,特別是在學校中。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機械工程師 William Fisk 解釋,長時間運行風扇需要花錢,建築物的窗戶卻可能被長期關閉以節省能源,結果令室內人員頭腦不清醒。

然而,如果為了省錢而犧牲室內空氣質素,結果可能得不贘失。Fisk 說:「如果你能將員工的表現提高幾個百分點,那就是很多錢⋯⋯ 不應忽視其經濟利益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