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帖文可以斷症?

A+A-

社交平台個人帖文中,「飲酒」一詞出現的頻率與酗酒問題有關?多用宗教用語的人士,患糖尿病風險較高?美國有學者研究社交平台帖文與患病的關係,醫護人員日後或能以這些資料來診斷和治療病人,但目前在實行方面仍有難處。

賓夕凡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醫學院創立新系統,研究社交平台帖文與疾病的聯繫。6 月 17 日發佈的新研究發現,比起人口統計數據,社交媒體數據在預測糖尿病、焦慮、抑鬱及精神病方面更顯優勢。

研究人員得到 999 位病患同意,讀取他們所有 Facebook 帖文,並針對與疾病相關的詞彙進行研究。他們將測試對象分成 3 組分析:第 1 組只依賴 Facebook 帖文、第 2 組只以人口統計資訊(如年齡與性別)、第 3 組則以兩者配合分析。得出 3 組病人的疾病預測後,研究人員以測試對象的醫療紀錄對照比較。

結果發現,某些特定詞彙與健康問題的關係尤為明顯,例如文首提及「飲酒」一詞與酗酒問題的關係;亦有一些較為間接的聯繫:常用「神」、「祈禱」等宗教字眼者,他們患糖尿病的風險竟比一般人高出 15 倍。

研究以測試地區費城(Philadelphia)的 21 項普遍疾病為評估標準,如肺疾病、焦慮等,結果發現這 21 項疾病皆能單憑 Facebook 帖文預測得出,在預測糖尿病與精神健康問題上成效更彰。

以 Facebook 帖文診斷未必能對症下藥,但在預防與治療疾病方面仍有所裨益。有份參與研究的學者 Andrew Schwartz 強調,這類研究目前仍然在初步階段,但介入病人的社交媒體對精神病患者的確有效。他表示:「在社交媒體出現前,我們難以觀察健康狀況與日常生活如何互為影響…… 這(Facebook 帖文)是在醫療保健上的另一種資訊。」

縱有醫學研究支持,但在實行方面,仍然有私隱方面的隱憂。醫生仍然要恪守工作守則,即他們需要得到病人的同意,方可讀取他們的社交平台帖文紀錄。某些地方(如歐盟國家)有更嚴謹的私隱條例,在實踐方面難上加難。

另外,若社交媒體內的個人資訊變成健康紀錄的一部分,跟進醫療保險的保險公司可能也需要查閱該內容。如此一來,保費便有可能由個人上載的帖文來定奪。在紐約,保險公司就有權在不構成歧視的情況下,憑受保人的社交媒體內容來決定保費

個人意欲也是關鍵因素。病人需要考慮清楚,是否想讓醫護人員閱覽自己的社交平台。在大數據時代,私隱議題一直備受關注,人們會否接受這個新診斷方法,目前仍未成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