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崩壞,社會瓦解之始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專業」曾是香港人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如 2003 年 SARS 期間,醫護人員不畏危險、謹守崗位的表現令人敬佩。可是,十多年過去,近年香港「專業」崩壞之速,有目共睹,如以「工作超過 30 小時」、「混亂和壓力」等藉口即能合理化不符指引、濫權違法之舉,相關人士每每以「專業判斷」為擋箭牌塘塞責任。社會的專業精神名存實亡,「專業」缺失,應是時候讀一讀 Tom Nichols 的「專業之死The Death of Expertise)」,了解一下其背後的深層原因。

原書名的 Expertise,譯為專業知識較為恰當,但延伸為日常理解的「專業」亦無不可。作者在書中提出,雖然資訊發達、新一代教育程度愈來愈高,但現今是最不願學習、最不尊重專業的時代。專家與公民關係的瓦解,就等於民主制度的失能。「專業」面臨社會唾棄源於多個原因,包括:

  • 互聯網普及,大眾能用 Google、維基百科等方法搜尋資料,拉近與專家之間的知識差距,更容易找到多元資訊挑戰專家權威;
  • 高等教育普及,文憑社會出現,如香港就有毅進、副學士等其他升學渠道,學位貶值導致學生質素參差,心態上卻仍自覺是社會精英,鄙視專家權威;
  • 媒體蓬勃發展,小眾媒體大行其道,娛樂化趨勢明顯,資訊氾濫,但因把關不力,令假新聞假資訊橫行,無益於民智;
  • 專業必是少數且相對封閉的,唯社會的民主平權風氣,以精英主義之名排斥專業、專家,以為一人一票的票值平等即是知識上的平等;
  • 人類思維先天存在確認偏誤、以偏概全的問題,難以接納專家與己相背的意見,妨礙具建設性的對話進行。
「專業之死」分析專家與公民關係崩解緣由;圖為書封。

專家的專業備受質疑,固有其社會背景、時代因素。可是,另一邊廂,專家亦需負上部分責任。在現實中,專家難免會犯錯,而且一旦犯錯,帶來的影響更甚於平常人,勢將衍生更多更大的問題。如近年全球各地掀起一股反疫苗的潮流,不少「專家」質疑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增加胎兒患自閉症風險等。反疫苗的論證仍存爭議,如愈來愈多家長認同這種論述,定必增添社區爆發的隱憂,或令已逐漸絕跡的疫症捲土重來。

犯錯或是科學實證的必然過程,或受限於研究領域尚未突破,或是專家企圖就專業以外的範疇發表意見等。專家犯錯,關鍵是之後會否坦承錯誤,檢討問題,並說明如何修正錯誤,令公眾重拾信心。畢竟犯錯是人之常情,只要並非刻意隱瞞誤導、指鹿為馬,實無損專家專業之名。

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當信任崩解,彼此易生矛盾,掀起社會反智之風,進一步瓦解社會的公共討論空間。專家自恃專業,剛愎自用,無視社會大眾意見,公眾則鄙視專家之言,如何導正兩者關係,對建設良性的社會互動至關重要。民智已開,專家權威固不能盲從,但缺乏具權威的專家意見,社會瀰漫不信任感,亦會影響公眾的理性判斷,政府要花更大的時間、成本才能凝聚社會共識。如何重拾專業精神,打穩社會的民主基礎,實在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