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早前接受電視台專訪,以個人育兒經驗舉例,稱「自己縱容孩子的任性行為,只會令孩子日後後悔」。先不論把現代社會中政府與民眾的關係比喻成父母管教子女,是否恰當;只談育兒,人們往往亦會陷入各種誤解 —— 以為孩子的要求必然出於任性、父母拒絕孩子的「任性要求」是理所當然的事。雖云「虎毒不吃兒」,但現實上確有一類「毒親(toxic parent)」,在親子相處上,一直壓迫孩子。
一些父母對子女的虐待相當明顯,例如虐打、性虐待。亦有一類相對不明顯的毒親,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失落、沮喪等負面感受。部分「毒親」可能是刻意「毒害」孩子,但更多的是目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家長,不能正視孩子其實有著與自己不同的情感需求與欲望。
父母感受凌駕子女
「毒親」其中一個明顯特徵,就是自己的感受,永遠置於子女之上。一個恰當的親子關係,應是彼此的感受均得到平等看待。但因為要求明顯、充滿變化,故家長的感受永遠處於主導位置。當孩子只有順從父母感受,以圖令父母冷靜、緩和情緒時,個人的感受便受到抑制。此外,會把個人感受凌駕子女的父母,在他們仍處孩堤之時,可能亦受過這種來自父母的壓制。
要脅孩子
一些「毒親」會要脅子女。假如子女在財政上依賴父母支持,當父母拒絕讓子女做某些合理事情時,可能會以取消財政支持為武器。對孩子來說,「銀彈」攻勢極具威脅性。此外,另一類「毒親」會訴諸情緒勒索,令子女感到內疚。內疚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控制方法,使子女做些父母反對的事情時,必須承受極大的壓力。
拒絕讓子女成長
每人都會長大,有所成長。子女表現出個人自主亦理所當然,假如父母極力抵制子女的自主權,他便很可能是一名「毒親」。儘管這條界線較模糊,因為孩子憑個人自主可能「行差踏錯」,但無可否認的是,打壓孩子自主的「毒親」,令子女永遠當不成一個大人。這些「毒親」,會在生活上對子女採取無異於童稚階段的管理和控制方式。假如子女違背父母的限制「成長意志」,隨時令家長感到被冒犯、困惑,甚至表現出侵略性。
拒絕孩子擁有個人空間
對「毒親」來說,孩子可能並不是一個擁有個人空間的人。例如,父母可隨便打開孩子緊閉的房門,毋須敲門;即便正在睡眠或工作,亦必須接聽父母的「奪命追魂 call」等。無謂何時何地,父母均可以隨意向子女提出任何要求。假如子女向「毒親」強調個人空間,面對的只會是家長的怒火和否定,或回歸情緒勒索,製造子女的內疚感。「毒親」亦不考慮孩子如何接收或理解自己的信息。相反,對話只是一種操縱工具,以進一步滿足其個人要求。
理解「毒親」的存在,有助大家明白,迷失在親子關係中的,有時可能是父母。這些思想可能會導致孩子的負面反應。兒童心理學家 Jeffrey Bernstein 博士便認為,父母的思想往往是兒童出現消極行為的根源。 他表示:「沒有完美的孩子,但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對孩子行為的影響力。」既然「毒親」思想是孩子負面行為的原因之一,要解決問題,父母也要認清自己的思維和親子互動,是否滲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