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陌生人攀談時總是「口窒窒」?參加派對和站在人群面前說話,對害羞的人來說猶如惡夢。「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的報道指出,基因和環境兩個因素,造就了人們害羞的性格。

過去十年,科學家比較同卵雙胞胎的基因,嘗試找出可能影響性格和心理健康的遺傳變異(genetic variants)。單獨的遺傳變異只有微小的影響,但上千個遺傳變異組合起來,影響則較為顯著。

倫敦國王學院發展行為遺傳學(developmental behavioural genetics)教授 Thalia Eley 認為,性格與幾千個基因有關,需要觀察父母整個基因組(genome)才能下定論,因此環境對性格特質的形成更為重要。她說道:「害羞作為一種特質(trait),只有 30% 是通過遺傳而來,其餘則是因應環境而作出的回應。」

Thalia Eley 教授指出,人們會在環境中選取一些特徵,以符合自己真正的傾向(predispositions)。例如,一個害羞的孩子較易孤立自己,好讓自己感覺舒適。他們傾向待在遊樂場一旁看著他人玩耍,而非參與其中。這些經驗影響了他們日後的性格和行為。她又認為,害羞的人對危險有著更高的警覺性,背後可能有著演化的原因。探索和參與新圈子對人類固然有用,與此同時人類也需要一群懂得規避風險的人,以便更好地保護子孫後代。

倫敦一間焦慮症和創傷中心的臨床心理學家 Chloe Foster,也不認為害羞是負面的性格特質:「感到害羞是普遍和正常的事,沒有任何問題,除非發展成社交焦慮。」她解釋指,害羞的人害怕在公眾場合說話,是因為給自己的表現定了很高的標準。例如,說話時不應該口齒不清、應該風趣幽默等。情況嚴重的社交焦慮症患者在工作上無法與人談話,難以進行社交活動。在進行社交活動前、期間或者之後,一些不愉快的經驗都有可能在患者腦海中浮現,影響他們的心理狀況。

Thalia Eley 教授認為,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是最有效治療社交焦慮的方法。認知行為治療是一個證據本位治療(Evidence-based therapy)方法,協助人辨認出負面的想法和行為。某些行為可能令患者更加焦慮而不自知,例如避免與人有眼神接觸、說話之前打腹稿等。心理學家透過治療,能協助患者了解焦慮的來源,從而改變自己想法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