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法語很性感,但當你聽到帶有法語口音的英語卻未必是同一回事。很多人明明已從小已學習外語,卻無法擺脫其母語口音的影響,例如廣東話的抑揚頓挫、北京腔的捲舌音等。印度裔加拿大「棟篤笑」演員 Russell Peters 的拿手好戲,就是模仿亞洲人的口音。口音過重,有可能影響溝通。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便有文章提出,假若希望消除口音,秘訣在於重新訓練你的大腦及耳朵。
已故法國耳鼻喉科醫生 Alfred Tomatis 發現,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頻寬。他提出許多發音的問題,其實是聽力的問題:「發音不會產生耳朵聽不到的聲音」。他發現有些歌劇演唱者因中耳肌肉受損,從而影響發音。在他試圖重新訓練患者時,他開發了「電子耳」。這裝置有點像助聽器,耳機經空氣和骨骼傳導傳播聲音,聲音的小幅振動由此進入內耳,使聽者重新習慣丟失的頻率。
人類的生理功能可以聽到約由 20Hz 到 20,000Hz 的聲音,在此頻寬以外的聲音,人類便聽不到。例如狗可以聽到「狗哨」的高頻聲音,但人類就聽不同。
語言專家分析,對話是由大量頻率組成「基調」和「泛音」。根據 Tomatis 的方法,每種語言都有不同的泛音範圍,英國英語波動較大,在 2,000 到 12,000Hz 之間;法語則在 125 到 250Hz 及 1,000 到 2,000Hz 之間。俄羅斯語的波動更大,在 125 到 12,000Hz 之間跳躍。講西班牙語的頻率則在 125 到 2,500Hz 之間。
在巴黎的語言學校 Sound Sense 亦使用稱為「電子耳」的設備,重新訓練學生的英語頻率。他們利用 Tomatis 的方法來培訓聽覺接收其他語言的頻率。學生首先進行半小時的聽力測試,以確定他們可以聽到的頻率程度。接下來是聽一段兩小時的音樂錄音,通常是像莫扎特這樣的古典音樂,音樂經過修改,過濾掉學生本身可聽到的頻率,並播放聽不到的頻率。播放期間會不斷開關,藉之喚醒和強化中耳中的微小肌肉,尤如在進行耳朵運動。
Sound Sense 的教學顧問 Caroline Belot 指,他們把音樂和特定節目混合在學習的語言之中,「在制訂訓練方法時,你需要訓練耳朵和嘴巴能夠說出正確的波長。」
Fabienne Billat 是電子通訊顧問,經常從法國前往美國參加會議。她認為這種方法很有用。「培訓在於理解節奏和重點。」她稱:「結合課堂和電子耳的訓練,是一種引人入勝的方法。」
語言學家 Paul Pimsleur 提出聆聽先於閱讀的學習外語理念,及開發了一套基於錄音對白的語言課程:「如果你相信你的耳朵,你幾乎肯定能說得一口好口音。」這與 Tomatis 的理論殊途同歸,學好外語,先讓耳朵學會聆聽外語,因而事半功倍。
BBC 文章指出,就如 IBM France、Renault 和 Cisco 這三間大企業,也有使用這種方法幫助員工改善外語。此外,一種稱為「Berard」的技術也使用類似的形式,通過訓練聽覺來幫助語言發展。
很多人均聽說過愈早學習語言愈容易。事實上,新生兒的大腦可以感知整個人類語音的聲音範圍,但大約 8 個月後,它開始將該範圍縮小到其母語的語言範圍。完全流利地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大約是 6 歲,也有人認為截止期是十多歲。語言學習應用程式 Babbel 的教學設計師 Jennifer Dorman 表示,到成年時,幾乎不可能在沒有一絲口音的情況下學習一門新語言。
這意味著,法語母語人士可能很難用正宗的英語口音說英語,因為他們的大腦無法再感知構成英語的整個頻率範圍或音高,而他們的嘴巴也無法再現正確的發音。
Dorman 說:「有些人天生就有學習語言的天賦,而且往往是那些接觸過多種語言的人。」他們的大腦對不同的範圍更開放和更敏感,並沒有過濾這些範圍,因此他們更容易聽到不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