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保之名,購買大量環保產品,而非善用家中已有物件,是否真的環保?購買環保產品之後,又會否持之以恆使用? Vox 近日有專文探討,要做到「零浪費」,是否首先要購買大量產品。
的確,環保產品市場不斷增長,在 2018 年可再用水樽市場價值已達 80 億美元,比 2017 年增長 3%,到 2025 年預計將達到 104 億美元;全球生態纖維市場,如竹纖維及有機棉,預計到 2025 年產業價值 930 億美元。至於綠色包裝、可重用的食物容器,以及由回收或自然分解的材料製成的包裝,市場價值到 2021 年將增長到 2,150 億美元。
不少公司正向綠色消費者進行營銷,雖然用品對環境有明顯好處,但一些環保主義者開始擔心,過度重視以購買環保產品開始環保習慣,會令人忽略環保概念中的最大重點:減少浪費以及重用。
便利的消費主義
根據「衛報」2017 年的數據,全球人類每分鐘購買 100 萬個塑膠水樽,但回收並不是解決環境困境的最終方式,世界上 91% 的塑膠都沒有妥善回收利用。環保袋、隨行杯、玻璃飲管及可清洗的化妝棉能夠替代即棄用品,減低浪費。
不過,在 2014 年開始設置博客 Zero-Waste Chef 的 Anne-Marie Bonneau ,她第一道防線是減少購買,即使是標榜環保的東西也好。她擔心「零浪費」成為另一種消費者生活方式,像互聯網搜尋已為消費者帶來了大量「環保產品」,物件由網上訂購,使用不可回收的包裝,運輸又會產生碳排放。
大企業如 Reebok 製造植物鞋、Lush 的無包裝產品,或者幾乎每間超級市場都有環保袋,而每間咖啡店都有環保杯。 Bonneau 說:「我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公司的電子郵件說:『嘿,我們想和你合作,出售我們可重複使用的飲管或改造的鞋子,或其他甚麼。』我認為這就是我們一直所受的訓練方式,我們處於一個消費社會,我們都認為:『我有這個問題,可以買甚麼來解決它?』而不是環顧四周,用智謀解決問題。」她直言:「如果你要餐具,請從抽屜中取出叉子,這也是一種態度,而不是想到出去購買所有東西。」
為買而買
西雅圖零浪費商店 Eco Collective 的創辦人 Genevieve Livingston 也說:「作為立足於零浪費空間的商店,我們永遠不會鼓勵過度消費。」即使會因此失去銷售額,Livingston 仍建議客戶若要找普通的日用品,最好去二手商店,像瓶罐洗乾淨可再用,或者用舊床單或 T 恤製作可重複使用的環保袋,「就像你有全膠衣架,就不應該再去購買木製衣架。」
「綠色」產品易於推銷,曼哈頓固體廢物諮詢委員會主席 Jacquie Ottman 說:「廣告中沒有提及錢,或者推廣重新使用你已經擁有的東西,而是賣你一個閃亮的新飯盒,或 S’well 保溫樽。」但她明確指出新的環保產品,並不一定比舊有的好。
使用環保產品非全然是壞事,重點是要養成習慣,像可折疊的容器可放進手袋,「這些東西使它變得方便及可行。」令人更願意投入新的環保生活方式,擺脫發泡膠、塑膠、化石燃料及有毒的東西,而更重要的是,堅持減少令更多東西送到垃圾堆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