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遊客在外地,行為往往會特別差劣?

A+A-
巴塞隆拿一度出現反遊客運動。 圖片來源:PAU BARRENA/AFP/Getty Images

旅遊業無疑可以為城市帶來收入,增加就業機會。可是,近年世界各地都掀起反遊客熱潮。例如 2017年,巴塞隆拿的左翼分子策動大型的反旅客示威,「旅客回家,難民歡迎」(Refugees welcome,tourists go home)的塗鴉標語,遍佈城市角落,示威浪潮後來也席捲到巴斯克和馬略卡等地。同年,水都威尼斯也有示威,抗議遊客污染環境,騷擾居民生活。

這些抗議行動反映旅遊業為城市帶來收入的同時,也會帶來通脹、街道擠迫、樓價高等生活問題,令當地居民不滿。一些行為惡劣的旅客,更會與當地居民發生直接衝突,這些問題在我們身處的香港,也時有發生。行徑令人側目的旅客到處都有,英國、美國、俄羅斯、阿根庭的旅客也不遑多讓,塗鴉、露體狂、偷竊、虐待動物,無奇不有

南澳大學的旅遊管理學家 Freya Higgins-Desbiolles,一直研究超荷旅遊(overtourism)的影響,以及分析旅客的行為成因。她認為部分旅客的劣行,或者是出於文化差異。例如去年有兩名中國遊客,因為超時、吃相難看,弄得一地蝦殼,而被大阪餐廳店主趕走,然而這些行為在內地餐廳多會被接受。可是,Higgins-Desbiolles 認為更重要的問題是,遊客們往往不太願意了解當地文化,入鄉隨俗。再者,那些遊客在他們國內根本不會進行某些惡行,談不上文化因素,例如今年 4 月,就有一群操英語的男遊客身穿吊帶泳衣,半裸地在克拉科夫街頭遊走。

Higgins-Desbiolles 認為,身處國外環境,加上正值假期,令到人們的自我約束能力減弱了。更甚,她認為全球旅遊業界沒有負起企業責任,只求利潤增長,把整個旅遊包裝為純粹的享樂主義體驗,把遊客定位為有特權的消費者,而且在消費過程中,「顧客永遠是對的」,令旅客自我合理化他們的惡行。從這個角度來看,內地遊客在香港的「恩主心態」,其實是全球現象的一部分。

在旅遊的同時,要注意尊重當地人和文化,盡量不要影響居民生活。 圖片來源:路透社

Higgins-Desbiolles 其中一個研究興趣是「可持續旅遊業」(Sustainable Tourism),思考社會如何既享受旅遊業帶來的利潤,又能夠減少整個行業對本地社區環境帶來的衝擊。她認為,旅客能否自律,會否尊重本地居民和文化,是達到可持續旅遊業的關鍵所在。要旅客自律,不能單靠立法規管,畢竟旅客和居民的生活磨擦,很多都不能訴諸法律解決。為此,她提出名為「責任旅遊」(Responsible Tourism)的概念。政府和業界在邀請海外旅客到訪的同時,要扭轉他們旅遊即享樂的固有思想,嘗試讓他們理解旅遊時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她舉了紐西蘭的例子,該國一直飽受旅客魯莽駕駛、破壞環境等問題困擾。於是,紐西蘭旅遊局及業界在 2018 年年底推出了「Tiaki 宣言(Tiaki Promise)」。「Tiaki」是紐西蘭毛利語,意思是「關愛人民、熱愛土地」,在毛利語的世界,有類似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概念,人則是大自然的孩子。Tiaki 宣言就是要求旅客承諾照顧天父、地母,以及海洋、湖泊,保護紐西蘭人的家園,尊重本地文化;若果能夠遵守責任,當地人將會以盛情招待。目前 Tiaki 宣言有英文、德文、中文和毛利語 4 種版本。Higgins-Desbiolles 認同這類宣言,能起提醒作用,有助居民和旅客建立一個平等互諒的主客關係,令旅客意識到他們應負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