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就是惡作劇整人的合法節日,但以他人出醜為樂,在道德上說得過去嗎?文化史學家 Tiffany Watt Smith 去年底出版新書 Schadenfreude: The Joy of Another’s Misfortune 分析幸災樂禍的心理,她認為視乎程度,通常幸災樂禍都是人之常情。尤其當看到惺惺作態的權貴露出醜態,這不但並非心理變態,而且是健康的自我保護機制。
紐約書評人 Heller McAlpin 介紹,Watt Smith 是居於倫敦的文化歷史學家,長期研究人類情感反應。她在書中寫道,現今社交媒體最多人 Like 和 Share 的資訊內容,很多都是建基在他人痛苦之上,背後充滿壞心腸,她因此形容當下為「幸災樂禍的黃金時代(Golden Age of Schadenfreude)」。
舉例說,一段知名的 TED 講座影片,最多有 3,000 萬次點擊,但一段「蹣跚學步的女兒踢中父親下體」的無聊短片,卻可以輕鬆吸引逾 2 億點擊率,主流喜好顯而易見。不過,幸災樂禍還是有道德底線,主流所取笑的,通常是以受害人沒有受嚴重傷害為前提。這些小事有助提醒我們,生活其實可笑荒謬。
Watt Smith 不否認幸災樂禍得過火,可能會養成虐待狂傾向,但她同時指出,集體分享他人的不幸,是社群中「值得珍視的共同儀式」。這種快樂背後暗示著,社群中沒有人完美無瑕,不論階級高低、出身背景,大家都可能出醜犯錯。
有時,這樣的快樂是源自嫉妒,尤其當不幸落在裝模作樣的權貴名人身上。在工作場所內,幸災樂禍亦可能基於員工的自我保護機制 —— 老闆在員工面前裝腔作勢,卻沒為意自己把衣服反轉穿,這時員工的恥笑,便可能成為保存自尊的辦法。在令人鬱悶的政治低氣壓下,嘲笑政客的失言失態,往往成為無權力者僅餘的反擊武器。
幸災樂禍也有品味高低
著作旁徵博引神經科學、齊克果和康德哲學,以分析幸災樂禍的心理;而作為歷史學家,Watt Smith 亦透過歷史了解這種人性。她追溯多個世紀以前不同的文化,說明這種「惡毒心腸」是全人類共有。在古希臘文中,幸災樂禍的專屬形容詞為 ἐπιχαιρεκακία,字面意思是「為他人出醜而高興」;在古羅馬時代,他們稱這種複雜情感為 malevolentia。
13 世紀著名天主教神學家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在著作「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ae)」中如此描述:「被賜福的人在天國裡,將會目睹受詛咒的人受懲罰,這樣他們會得到更多福佑。」日文中有俗語:「他人的不幸是蜂蜜的味道(他人の不幸は蜜の味)。」法文亦有專屬形容詞 joie maligne。
Watt Smith 寫道:「我作為英國人,享受他人的不幸和苦難,就有如茶包和談論天氣一樣,都是我們文化一部分。」雖然有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等前人嘗試,但英文始終沒有描述幸災樂禍的普及用詞,直到 1853 年,英文寫作才出現 schadenfreude 一詞,卻是借用自德文。
Watt Smith 自詡為「幸災樂禍的鑑賞家」,但她提醒並非所有不幸都值得嘲笑,箇中還是有品味高低。一旦幸災樂禍淪為不加思索的條件反射,人的思考只會變得表面,再難以對悲劇作出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