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Monday】昆蟲學正消亡,Pokemon Go 救得了它嗎?

A+A-

過去幾年,昆蟲數量銳減,尤其以蜜蜂為甚,「紐約時報」更稱之為「昆蟲的末日(Insect Armageddon)」。研究牠們的學科也難免受到威脅。在德國中部哈勒(Halle)舉行的昆蟲學會議,就如何拯救夕陽學科展開討論,科學家開始考慮用 Pokemon Go 的方式,鼓勵新一代收集昆蟲,從而接觸昆蟲學。

會議上,一些昆蟲學家表現悲觀。德國昆蟲學會主席 Jürgen Gross 說:「我們自己就是瀕臨滅絕的物種。我們的未來烏雲蓋頂,了解不同物種的專家,主要都是老人家。」在昆蟲備受威脅的時刻,即使昆蟲學專家的角色變得更重要,但有能力識別昆蟲物種的生物分類學家(taxonomists),愈來愈少。

昆蟲學老齡化

蜜蜂因在生態學及傳播花粉中的重要作用,而受到特別關注。

柯尼希博物館(Alexander Koenig Research Museum)館長 Wolfgang Wägele 警告:「在大學裡,我們幾乎失去了所有專家。生物分類學家只能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公民社會中生存,我們有很多公民科學家,他們都是真正的專家,但他們也在消亡。在非政府組織中,你會發現大多數是 50 歲以上的男性。沒有下一代承接,我們感到悲觀。」

幸好會議上還有一小撮熱心的年輕人。像現年 21 歲的 Ella Doveton,是一位生物學學生及科學插畫家,她在咖啡室展示自己所繪的滅絕昆蟲圖畫,並與同學談論她製作的昆蟲撲克。Doveton 對昆蟲學的未來充滿希望,「我認為年齡在 7 到 12 歲之間的孩子對昆蟲非常感興趣,對野外考察感興趣的人也不缺,問題是更難找到能夠識別甲蟲物種的人,有的話,也可能有點年紀」。未來,她想成為一名真正的科學家和研究員,並利用插圖作為輔助。

西悉尼大學(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的 Markus Riegler 也抱有希望:「一個顯著的變化是,許多公民科學項目,在監察及收集有關昆蟲及生物多樣性的資訊方面,已經有所發展,這是未來引起人們興趣的潛在途徑。」最初證明昆蟲減少 75% 的小組,是志願團體 Krefeld Entomological Society,也是一個公民科學計劃,曾發表其中一份年度最重要的科學論文。

然而,Riegler 也說:「昆蟲學家很專注,對自己所做的事感興趣。我不想承認聯想到一個老人,但這就是現實。你會發現那些人古怪而敏感,而且熱衷於分享他們喜歡的事。」昆蟲發燒友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在年輕時就開始捕捉、收集及識別昆蟲。Gross 5 歲就開始收集昆蟲。而 Riegler 的父親則夢想成為一名昆蟲醫生,鼓勵他的兒子觀察昆蟲,將牠們放在容器中,了解牠們如何生活。

Pokemon Go 成出路?

如何把這份狂熱發揚開去?Riegler 表示:「雖然我從未玩過 Pokemon Go,但能看到共通之處。當走到大自然,我會去尋找昆蟲,對牠們充滿好奇。這種形式跟精靈訓練員十分相似。」在演講中,Wägeler 談到要讓科學走出象牙塔,與媒體公司合作傳播思想。Pokemon Go 的擴增實境(AR),就可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Wägeler 說:「我相信,如果以有趣的方式使用數碼媒體,我們可以從年輕人那裡發掘到更多有趣的事物,將 Pokemon 的想法,與現實中物種的發掘結合起來,那是有可能的。」

不過,Riegler 警告,即使提升年青人及業餘愛好者的興趣,也難解昆蟲學頹勢。如何令昆蟲學進入他們的職業生涯,將會是一個挑戰,「需要在培訓和職業發展方面共同努力,讓人們可以通過對昆蟲的興趣,來創造個人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