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ssible Burger 2.0:更不可能的植物製漢堡扒

A+A-

攝影:佘世培

去年 4 月,植物製造漢堡肉 Impossible Burger 進軍本港市場,那如同真牛肉的色香味,令不少食客一試難忘。今年美國食品科技公司 Impossible Foods 再接再厲,推出全新植物肉 Impossible Burger 2.0,以大豆蛋白取代小麥蛋白,不含麩質及膽固醇,亦令肉汁及口感更加豐富。而從本月開始,這款「更不可能漢堡」正式登陸香港。

以植物造「肉」,在過去猶如天方夜譚。但在數年前,Impossible Foods 的科學家發現,一種名為「血紅素(heme)」的分子是烹調肉食時散發肉香的主要原因。研發團隊遂從基因著手發酵酵母,生產「豆血紅蛋白」這種存在於植物的血紅蛋白,再加入水、植物蛋白、葵花籽油和椰子油,製成了植物肉 Impossible Burger 2.0。

  • Impossible Foods 在研發時,特別注重重現漢堡肉的色、香、味,本週宣傳活動上的賓客都食得津津有味。

一些人或會質疑,仿肉只是噱頭,無論味道或營養價值,都比不上真肉。但前史丹福大學生物化學系教授 Patrick O. Brown 的 Impossible Foods,在維港投資及比爾.蓋茨等主要投資者的支持下,以現代科學研發純植物肉,兼顧味道、營養及環保三方面 —— 無論素食者抑或「食肉獸」,均可嚐到肉的滋味,但又少攝取卡路里,對大自然亦造成較少損害。

從營養來看,Impossible Burger 2.0 與同等分量的牛肉肉碎,含有相等分量的生物可用鐵質及優良蛋白質。以 1/4 磅的植物漢堡肉為例,只含 毫克膽固醇、14 克總脂肪及 240 卡路里,但傳統 80/20 混合碎牛肉,則含有 80 毫克膽固醇、23 克總脂肪及 290 卡路里。此外,Impossible Burger 2.0 改用大豆蛋白,為食客提供不含小麥或麩質的選擇。

Impossible Foods 香港區總經理藍凱慧展示新版本的漢堡。

在本週的宣傳活動上,Impossible Foods 香港區總經理藍凱慧表示,相對從動物身上取得肉食,在整個製造 Impossible Burger 2.0 過程,可減少 87% 用水量、89% 溫室氣體排放量及 96% 土地使用量。該公司希望以此經濟而可持續發展的肉食製作方法,滿足全球肉類需求,同時保護環境。而從 3 月開始,Impossible Burger 2.0 將於本港多間食肆登場,包括快餐連鎖店 Triple O’s、休閒西餐廳 ClassifiedAussie Grill by Outback 及 Castelo Concepts 旗下餐廳,為這款植物肉擴展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