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近年常有人提倡,在男女性別以外區分第三性,以包容跨性別人士等性小眾社群,但其實部分少數族裔早有多元性別傳統。從 600 年前開始,印尼少數族群武吉士(Bugis)把人分為 5 種性別,其中稱為比蘇(bissu)的雙性人,更位居祭司的崇高地位,負責為國王加冕。但人類學家警告,印尼近年嚴加打壓性小眾,正加速比蘇傳統的消亡。
武吉士族原居印尼第三大島蘇拉威西(Sulawesi)南部,傳統上把人分為 5 種性別。除了我們認知的男性(oroané)和女性(makkunrai)以外,生理上為男性、而性別認同為女性的稱為「帢拉拜(calabai)」,性別認同為男性的女性則稱為「帢拉萊(calalai)」,生理上同時擁有男女性徵的雙性人稱為比蘇,在 5 種性別中地位最特殊。
根據澳洲廣播公司(ABC)報道,文化保育專員 Dasriana 警告,蘇拉威西南部的龐卡傑內和群島縣(Pangkep Regency)內,當地如今只剩 6 名比蘇,其中只有 5 人繼續擔當祭司角色。她多年來致力保護武吉士傳統,但如今可能成為傳統消亡的見證人。「幾年前曾有約莫 40 名比蘇,如今只剩下 5 人,一力承擔所有繁複的社會職能。」
武吉士傳統岌岌可危,與印尼近年愈加打壓 LGBTI 有關。印尼國內的保守伊斯蘭團體、警方、政治人物,頻頻對性小眾作出騷擾和歧視,甚至對性小眾採用西方多禁止的「性傾向矯正療法(Conversion therapy)」,查封性小眾約會應用程式,又在社交媒體推廣所謂的「健康運動」。
跨性別亦跨越人界與天界
紐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副教授 Sharyn Graham Davies,當初正是以武吉士的性別文化為題撰寫博士論文。她指出武吉士的 5 種性別觀念,起碼有 6 個世紀的歷史:「伊斯蘭教未傳播當地以前,旅行家已經記錄這種性別與性的多樣性,此傳統早見於 1500 年代初伊斯蘭教以前傳入。」她的研究亦發現,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和孟加拉亦有類似族群,不把人簡單劃分為男女性別。
在武吉士社會中,比蘇會為農業豐收、分娩順利等祈福,擁有德高望重的社會地位。但要擔任比蘇,首先必須是天生的雙性人,同時具備男女性徵;但有個別說法亦認為,只要學習比蘇的語言、歌曲、咒語,同時得到神啟,亦同樣有機會成為比蘇。
印尼人類學家 Halilintar Lathief 研究比蘇數十年,他發現在伊斯蘭教傳入以前,比蘇祭師在社會中擔當人神溝通的橋樑。「他們相信上天屬陽性、地面屬陰性,因此只有元性別(雙性人)可以擔當(兩個世界的)中介。」比蘇就任祭司的儀式相當冗長,他們必須證明自己不會被禮儀刀 keris 所傷,因此過程中有生命危險,而且終身要保持獨身,又必須穿著傳統服飾。
時至 1940 年代,比蘇仍然在古老禮儀中擔當要角,最關鍵莫過於為國王和王后加冕。「典禮沒有比蘇就無法進行加冕,因為只有比蘇能夠向眾神轉達國王的誓詞。」但 1949 年印尼正式獨立後,武吉士王國隨之併入印尼,比蘇亦逐漸喪失地位,之後蘇拉威西南部曾爆發伊斯蘭暴亂,比蘇被指控違反伊斯蘭教導,於是日益受到迫害。
打壓將近半個世紀後,1990 年代 Lathief 成為首批研究比蘇傳統的學者。當時他已經發現比蘇群體內部欠缺領袖,以致傳統難以維繫。副教授 Davies 則再三警告,如果政府不以政策保護這些多元性別傳統,比蘇很可能會從此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