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紀念日】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之路(上)

A+A-
2009 年於立陶宛舉行的歌詠節活動。波羅的海三國的歌詠節在 2008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圖片來源:PETRAS MALUKAS/AFP/Getty Images
文:魏百谷

(編按:今天是 228 事件 72 年周年,台灣政府在 1995 年,把每年的2月28日,定為和平紀念日,立法理由是「正視歷史政府曾犯的錯誤」、「用以省思、斷懷並共勉為國家之和平而努力」。在民間,228 的影響仍然熱熾,例如已殉道的鄭南榕,以及其以紀念和延續其精神的「鄭南榕基金會」,一直在推動「新國家運動」。去年年底,鄭南榕基金會更出版「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CUP 媒體將於今明兩天,轉載書中文章。)

假使你破壞我們的語言。
假使你破壞我們的人民。
也許雨會變成石頭漫布你們的田野。
也許從石頭會射出箭矢
也許石頭會成為你餐桌的麵包。
也許石頭會堆擠在你的腳下。
也許石頭會成為天空覆蓋你
也許海會轉涸成石頭。
變成石頭像你石頭的心
壓迫我們的土地和人民。
——「咒語」 愛沙尼亞詩人列皮克(Kalju Lepik)作,
李敏勇譯(李敏勇,2016:138 – 139)

從愛沙尼亞詩人列皮克的詩作,可感受愛沙尼亞人對於母語的疼惜,而拉脫維亞以及立陶宛人民對於母語的守護之情,同樣令人敬佩。30 年前,立陶宛不顧莫斯科的恫嚇,毅然於 1995 年再次確立陶宛語為官方語言。正是此份對保存與傳承母語及自身文化的重視,為獨立運動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蘊。

波羅的海三國由北至南,依序為愛沙尼亞共和國、拉脫維亞共和國,最南端的是立陶宛共和國。三國有各自的官方語言,拉脫維亞語和立陶宛語均屬印歐語系之波羅的語族(Baltic language),然而愛沙尼亞語則歸屬於芬烏語系(Finno-Ugric languages)的一支,與芬蘭語相近。在宗教信仰方面,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境內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新教的路德教派,但立陶宛則大多信奉天主教。

若就人口的族群分佈來看,最具民族國家特徵者,當屬立陶宛。立陶宛族佔立陶宛人口總數的比例高達 84.1%(CIA,2018a),其次是愛沙尼亞,愛沙尼亞族所佔比例為 68.7%(CIA,2018b),至於拉脫維亞,拉脫維亞族的比例僅佔 61.8%(CIA,2018c)。

距今百年之前,亦即 1918 年,三國曾是獨立的國家,且加入國際聯盟,但 1940 年被併入蘇聯鐵幕,直到 1990 年立陶宛率先宣佈獨立,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則於隔年跟進。

重視歷史與文化的傳承

探究波海三國的獨立歷程,發人深思與借鏡之處,是波海三國人民重視歷史與文化傳統的保存與傳承。渠等獨立運動的主要訴求之一,就是保護母語。其次,波海三國均有歷史悠久的歌詠節(Song Festival)活動,拉脫維亞每 5 年舉辦一次大型的盛會,間隔期間則舉行學生的歌舞節活動;立陶宛亦有類似的歌舞節慶活動;愛沙尼亞於 1869 年首度舉辦歌詠節,2019 年將屆滿 150 年。該項全民歌詠的文化盛會,聚集全國各地的人們,約三萬人同聚一堂,合唱民族歌曲。1960 年,愛沙尼亞更在首都塔林,建造可容納萬人演出的露天舞臺與巨大廣場,以便萬人共同歌詠歡唱。

在波海三國獨立運動的大型集會或是抗爭活動,唱歌成為凝聚向心力以及團結人民的利器,藉由民族歌謠的傳唱,更加深化民族認同。因此,一部呈現愛沙尼亞從 1987 至 1991 年期間,獨立運動歷程的紀錄片,就取名為「歌唱革命The Singing Revolu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並於 2008 年正式將波羅的海三國的歌詠與舞蹈慶典活動,列為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被轉手、獨立、再被併吞的艱困歷史

1989 年,立陶宛民眾參與要求獨立的遊行活動。 圖片來源:Lieberenz/ullstein bild via Getty Images

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的東邊與俄羅斯接壤,但是立陶宛則與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Kaliningrad)相鄰。在地理上,波海三國與俄國相鄰,而在歷史上,俄國卻是揮之不去的「惡鄰」。

1721 年俄國取代瑞典,控制波羅的海,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遂從瑞典手中易主於俄國;18 世紀末,立陶宛亦被納入沙俄帝國的版圖。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波海三國才出現獨立曙光。

當時,正當協約國陣營的沙俄帝國,與同盟國的德意志帝國處於交戰之際,俄國卻於 1917 年 11 月爆發共產革命,內部的動盪迫使俄國宣佈停戰。之後,德意志帝國亦於 1918 年戰敗,帝國隨之分崩離析。影響波羅的海區域權力佈局的俄德兩大帝國先後崩解,為三國帶來建立民族國家的難得機會,立陶宛首先於 1918 年 2 月 16 日宣佈獨立,愛沙尼亞隨後於同月的 24 日發表獨立宣言;拉脫維亞則於同年 11 月 18 日宣佈獨立。

1918 至 1940 年間,獨立的波海三國,建構自主的發展道路,曾一度加入國際聯盟,成為國際社會的成員。

然而,蘇聯和納粹德國於 1939 年 8 月 23 日簽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敲起波海三國被併吞的喪鐘,依據該條約所附加的秘密協議,三國歸屬蘇聯的勢力範疇。蘇聯遂於 1939 年 9 月到 1940 年 8 月間,分兩階段逐步併吞該地區。首先脅迫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立陶宛陸續在 1939 年 9 月 28 日、10 月 5 日及 10 月 10 日與蘇聯簽訂互助協定,允許蘇聯在各國派駐約 25,000 人的部隊;之後,蘇共於 1940 年 7 月 21 日,即三國新國會開議日,在三個國家的國會大樓內外派駐軍隊,以武力脅迫三國國會投票通過「以加盟共和國的身分申請加入蘇聯」的決議。自此而後,波海三國淪於蘇共的極權統治之下,深陷共黨的嚴密桎梏。

新書推介

有人把台灣當作一塊跳板、反共基地,
甚至是海撈一筆就可以揚長而去的藏寶船,
但對更多人而言,
台灣是家,是國,這裡不是一條船。

「坐船心態與深耕心態,
這裡不是一條船,
這裡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土地。」——鄭南榕

對你來說,台灣是甚麼?
原本自外於大國傾軋的悠然草莽
在歷經被發現、被收編、被殖民、被割讓、被接管、被統治,甚至被屠殺的慘烈歷史後
島上的人們一度對自己的身世迷惑,以為自己應當是誰的一部分,應當是誰的跳板、誰的基地
然而當島上有人覺醒,揚旗掀起振聾發聵的新國家運動,高喊:「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
卻在以自身燃起的烈焰中成為壯志未酬的英靈

在那句吶喊之後三十年,這座島上處處飄盪回聲
本書收錄三十年前曾參與新國家運動的前人憶往、島上各種不同族群的新國家期待,
以及世界各國邁向獨立的他山之石,與歷史、法律、軍事、文化、教育等各層面考量,
一次完整回答「為何獨立」與「如何獨立」的重要提問。

讀完,或許您會驚覺:
那個禁忌的字眼,也許就是因為可能成真,「他們」才會那麼害怕。

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

  • 作者:鄭南榕基金會
  • 出版:逗點文創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