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悖論:又要食肉,又要滿足道德感?

A+A-
吃,還是不吃? 圖片來源:路透社

不少人會到街市或超級市場購買肉類。完成切割、包裝、標示價錢的肉類商品,難以立時令人聯想到,手中的肉塊,曾是某隻動物身體的一部分。然而,心理學家 Julia Shaw,在當中觀察到一個關於「肉食悖論(meat paradox)」的道德問題:既然反對虐待動物,為何還吃環境惡劣的農場所生產的肉食?她稱,許多持這種立場的衛道之士,實際上均不會有所避忌。

Shaw 援引另外兩位心理學家 Brock Bastian 及 Steve Loughnan 的描述:「肉食悖論,是人們對肉類飲食的偏好,與動物承受痛苦的道德感之間,形成的心理衝突。」,「為他者帶來傷害,與自己作為具道德感的人,兩者觀點相背。是以,消費肉類為肉食者帶來負擔,因為他們面對兩難抉擇 —— 如何既做好人,又能食肉?」

當人「講一樣做一樣」,或持相悖的信念時,心理學上稱為「認知失調」。建立認知失調理論的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Leon Festinger,在 1959 年與另一位社會心理學家 James Carlsmith 的實驗提出:「假如強迫一個人,作有違其個人觀點的行為或言論時,會發生甚麼情況?」實驗首先要求 71 位參與者進行兩項無聊瑣碎的工作,重複半小時。隨後,研究人員向部分離開實驗室的參與者提出要求,請他們告知下一批參與者,剛才參與的實驗非常有趣愉快。

撒謊者中,一半人獲告知說謊將得到 1 美元報酬,另一半人則被告知能獲 20 美元。研究團隊並非想藉此得知有多少人會因此選擇撒謊,他們希望知道,謊言及隨之而來的報酬過後,如何影響他們對無聊任務的最終評價。

結果,沒有被要求說謊的對照組及 20 美元組,大都把任務評為無聊,1 美元組卻出現不少正面評價。報告解釋,用以引發蓄意行為的壓力愈大,認知失調的趨勢便愈弱。因此,誘因較少的 1 美元組,反而容易經歷認知失調,而在最終評價上「妥協」。由於無法改變過去,他們只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 任務是有趣的。Shaw 描述他們自我協調的心路歷程:「為何我要認為過程不愉快?肯定與 1 美元無關。」至於 20 美元組,由於誘因很大,本身已足夠讓他們信服,自身的行為只是受大量獎勵所驅動。

澳洲超市出售的袋鼠肉。 圖片來源:路透社

認知失調同時驅使人找出方法減少不協調的感覺。在食肉問題上,出現兩種解決方法,一是改變人的行為或信念,另一種則是提出食肉在道德上沒有問題的理據。

除了靠自身努力證明食肉沒問題外,廣告及商家的營銷手法亦有幫助。由社會學家 Liz Grauerholz 進行,探討流行文化中動物圖像的研究揭示,使食肉看似可以接受的方法,是把肉與動物兩者分離。Grauerholz 認為,人們把「動物」塑造成受愛護的對象,而「肉」只是被吃的東西,因此「動物」與「肉」的概念看上去截然不同。例如,我們以「火腿」代替「豬」、「遊戲」而非「獵殺」野生動物。同時,再把死去的動物切割包裝,使人無法聯想到原來的一頭動物。無論在口頭或概念上,人們均能將肉食與其真正的來源分開。

此外,Grauerhol 亦發現,部分亞洲國家的肉類廣告中,會以可愛形象呈現肉類的來源動物,例如大眼睛、嬌小、身形圓潤,一如童書中描繪的世界。這些廣告予人的印象是,出售的肉均來自快樂、想像中的動物,有助分散人們對來源動物的注意力。

Shaw 更提出,這些討論並不局限於食肉與否的問題上,更可以延伸至其他人類行為。當人把動物或他人轉變成物體的時候,便可避免因瞭解真正的痛苦,產生心理衝突。例如,人們都知道貧窮帶來的痛苦,卻不欲分享財富。又或大家均反對成人或童工在惡劣條件下工作,但仍會繼續在商店購買他們生產的東西。

在人們嘗試減少不斷出現的認知失調過程中,會向他人分享這些道德上可能有問題的行為。但 Shaw 同時稱,人們亦開始以各種方式塑造社會,以「不要提醒」的方式,盡量減低眾人的不適感。這一見解亦符合 Festinger 對認知失調的描述:「當面對不和協(dissonance)時,除了試圖減少外,人還會主動避開可能增加這種情況的資訊。」Bastian 與 Loughnan 亦曾在研究中:「通過減少認知失調的出現,某些看來明顯不道德的行為,其不道德之處便看似消失了。」

最後,Shaw 認為,要正視不同的道德衝突,人們就必須承認自己的虛偽。由此,應思考有沒有實際方法改變現狀,而非僅以複雜的論證,為自己不道德的行為平反。即使只是識別及解決一些道德不一致的問題,亦能使人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