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即將結束,新的一年來臨之前,最好先糾正偽科學,掃除道聽塗說的觀念。Vox 則歸納和踢爆了過去一年,在心理學、流行文化和政治議題中各種錯誤的主流思想。
1. 應對氣候變化損害經濟
雖然我們都意識到,地球的氣候變化問題已不可忽視,不過,包括美國總統杜林普在內的共和黨員,如今都以經濟為由,主張不採取行動。在今年 10 月,杜林普接受美聯社訪問時明確表態:「我不願意這樣做,是不想為一些無人真正肯定的事情,犧牲我們國家的經濟利益。」
不過,投資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巨額預算,未必一定是國家經濟的負累。如 Vox 形容:「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最終不僅於經濟有利,而且甚麼都不做才是一個最昂貴的決定。」
第一,政府的國家氣候評估,一份長達 1,600 頁的報告,來自 13 個聯邦機構,清楚指出人為因素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而且已經在食水資源和疾病傳播層面,對美國產生了重大影響。第二,因氣候變化而來的天然災害,往往才是國家經濟嚴重負擔的源頭。像今年 9 月的颶風佛羅倫斯,巨大風災就導致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而國家氣候評估報告亦表示,到今個世紀末,氣候變化可能讓美國經濟損失千億美元。
2. 電子煙不算抽煙
電子煙的潮流,連傳統煙草生產商都始料不及。根據今年 12 月美國健康研究所的一項調查,吸食尼古丁的習慣在青年族群之間增長驚人,趨勢歸因於 Juul 電子煙的爆炸性熱潮。自 2017 年以來,表示過去 30 天曾吸食尼古丁的高中學生增加了一倍,從 11% 增加到接近 21%。
由兩名前吸煙者和史丹福大學設計系學生創立的電子煙生產商 Juul,本身宣稱它們想透過設計新穎的電子煙「改善 10 億成年吸煙者的生活」,然而,從今日看來可能事與願違,甚至變得更加嚴重。由於 Juul 電子煙外觀精緻,像一隻能夠收在掌心的 USB 儲存器,它不但無法幫助戒煙,卻吸引了更多未到法定抽煙年齡的青少年躍躍欲試。
而且,Juul 的尼古丁含量是歐盟標準的 3 倍,在今年 4 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局長 Scott Gottlieb 便明言,電子煙會對吸食者構成潛在威脅:「這些產品中的尼古丁,足以影響青少年的大腦,導致上癮。」
儘管它愈來愈受歡迎,而且不少人都相信,抽電子煙不算抽煙,對身體無害,但時間漸漸證實,這不過是一個銷售騙局。
3. 尼安德塔人比較次等
當科學家首次發現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簡稱尼人)骸骨,並證實是跟人類略有不同的另一物種時,出於一種人類應該較為優秀的主觀想像,尼人隨即就被妖魔化,被形容成一種駝背、野蠻、愚蠢和原始的史前生物,在各方面都次等於人類。
然而,過去幾年的新研究一直推翻了過去對尼人的敘述,甚至認為尼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表親。而科學家開始了解到,尼人的能力跟人類幾乎一樣,懂得使用工具,製作珠寶,會埋葬死者。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人類很有可能與尼人交配,然後繁殖後代,現今非洲血統以外的人類,其實絕大部分都有一些尼人的基因。
而在今年,一項新的研究提出了更多證據,認為尼人的頭骨碎片跟同代人類的頭骨碎片數目相若,換句話說,人類未必比尼人聰明,尼人亦顯然不是人類最初所想像的野蠻次等生物。
4. 棉花糖測試
今年 5 月,發表於「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一篇研究,讓學術界不得不重新審視社會科學領域其中一項經典實驗:棉花糖測試(Marshmallow test)。
在上個世紀,心理學家透過所謂的棉花糖測試,對 5 歲左右的幼童進行自制力評估。實驗過程中,幼童可以選擇馬上得到一粒棉花糖作獎勵,又或者選擇等待 15 分鐘,然後得到兩粒棉花糖作加倍獎勵。
測試結果呼之欲出,能夠抵抗棉花糖誘惑,選擇等待的孩子,被認為成長質素更佳,他們的學習能力更高,亦更少出現行為問題。
不過,新的研究卻採用更大量和更多樣化的數據,並且以更嚴格的方式 —— 包括連同家庭背景和智力高低等因素作計算,嘗試提出反駁。專家認為,孩子在 5 歲時的自制力表現,與成長質素完全無關。
就如負責新研究的紐約大學教授 Tyler Watts 表示:「如果兩個孩子都擁有相同的成長環境,他們得到相同的教育,種族、性別相同,家庭背景相似,而且有著相若的認知…… 他們其中一個願意等待,而另一個選擇不等待,有影響嗎?根據我們的研究,可能沒有。」
5. 中美洲移民與天花病毒
天花曾是可怕的世紀絕症,在過去一個世紀造成上億人口死亡。不過,這已經是 50 年前的事,最後一個自然確診病例出現在 1977 年的索馬里,到了 1980 年,世界衛生組織已宣佈天花被根除。
但在 2018 年 10 月,當時的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發言人卻認為,隨著移民大篷車隊(Migrant caravan)而入境的 4,000 名中美洲移民,可能會將天花病毒帶到美國。Vox 認為,天花病毒的言論在中期選舉之前再度活躍,或有不少政治動機,亦相信在 2020 年大選時,病毒將再次「捲土重來」。
6. 黨派偏見
杜克大學、紐約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以付費內容的形式,分別讓美國民主黨及共和黨的 Twitter 用戶接觸更多另一黨派的立場和意見。透過加深了解而放下彼此成見,減少政治分歧,這種一廂情願的觀點被證實不可能實現。研究負責人提到:「我們看不見社交媒體上的資訊聯繫,有減少政治兩極化的跡象。」
事實上,效果幾乎相反,共和黨員在測試過程中變得更加擁戴共和黨,支持民主黨的自由主義者亦然。研究結果反映了另一個重要的事實:我們往往會對政治立場另一方抱持黨派偏見,即使對方提出令人信服的論點,都會選擇充耳不聞。
在心理學理論上,這種道德基礎(Moral foundations)解釋了無論我們提出再有說服力的論點,要改變對方的想法,往往都是失敗告終。
7. 史丹福監獄實驗
有可能是 2018 年被揭發的心理學學術騙案。史丹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曾被稱為有史以來最著名和轟動的心理學研究,提出環境因素如何輕易扭曲人性,使人變得邪惡。
在 1971 年,參與研究的學生,在史丹福大學的模擬監獄中負責扮演「囚犯」或「警衛」,而實驗開始之後一段時間,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只是角色扮演,「警衛」都會濫用自身的有利條件,開始虐待「囚犯」。研究暗示,環境的改變會讓人變得扭曲,無辜的人一旦掌握到權力,就會濫用,相反地,那些陷入無能為力狀態的人,將會屈服於權力,甚至變得瘋狂。
這項經典的「權力遊戲」實驗,自此一直是心理學入門教科書的課題,過去幾十年間,在無數電影、書籍、電視節目以至國會發言中更被廣泛引用,但 2018 年之後,或不應該再使用了,因為這個心理學實驗被揭滲假。
在 2018 年 6 月的一項調查報道中,記者 Ben Blum 提出證據,證明實驗背後的學術造假成分。原來研究助理會用其他原因欺騙那些扮演「警衛」的參與者,讓他們盡量表現得態度強硬,而另外一名「囚犯」更坦然承認,在研究過程中曾經假裝精神崩潰。真相是雙方都按照劇本演出,以便得出這個既權威又戲劇性的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