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冷氣機帶回家就成金」古巴人也要四出「爆買」?

A+A-
乘客從古巴首都的機場走出。 圖片來源:路透社

港珠澳大橋啟用,東涌成為另類香港熱門旅遊景點,被遊客逼爆。地球另一端的海地、墨西哥,類似事情亦正在發生。隨著古巴政府 5 年前取消出境許可證制度以來,愈來愈多古巴人出外旅遊,而鄰近的海地、墨西哥正是古巴人的旅遊熱點。然而,他們「旅遊」的目的,似乎是購買當地民生用品。

在許多人心中,美洲最貧窮國家海地並非理想購物地點,對古巴人就則不然。每日午後,數以百計的古巴人聚集在太子港的十字路口,搶購擺賣的衣服、燈泡、香水等古巴國內供不應求的貨品。古巴人 Havana-born Angelina Luis Dominguez 及她的侄女 Yeleny Terry Luis 於太子港經營咖啡店,服務到此午膳的古巴同胞。Luis Dominguez 指:「過去只有 4、5 個古巴人在這定居。現在成千上萬的古巴人都來了,像身在古巴一樣。」

由於古巴國內商店出售的服裝、個人及家居用品等貨物價格,是其他地方的 2 至 3 倍,而且商品在國內一直短缺,出入境變得方便的古巴人,就從各地「掃貨」並回國轉售。古巴人的相關業務遍及海地、巴拿馬、墨西哥、圭亞那、千里達,甚至俄羅斯首都的莫斯科。當中,太子港的「古巴市場」貿易額估計超過 20 億美元。位於巴拿馬的科隆自由貿易區(Colón Free Trade Zone)亦有一個小夏灣拿,貿易區的助理總經理 Luis Carlos Saenz 透露:「古巴人去年在此消費近 3.1 億美元,本年有望增長 8%。現時更有一位重要的古巴客戶前來採購,為貿易區貢獻不少。」

雖然出現爆買現象,但巴拿馬人似乎渴求這些生意。巴拿馬駐夏灣拿大使館,已開始向到當地「經商」的古巴人發出私家「旅遊證」,省去簽證申請程序及輪候時間。上週與親戚們一起在貿易區購物的 Jose Hernandez 表示:「由於旅遊證的緣故,更多古巴人來了。將冷氣機、電單車帶回古巴,是我們的頭等大事。在古巴,這就是黃金。」

古巴國內的國營商店,國民需按配額,於店內購買基本物品。 圖片來源:路透社

墨西哥東南部沿海城市坎昆(Cancún),亦迎來大量古巴「遊客」。「邁阿密先驅報」採訪來自古巴的 Juan Ernesto 及他的兄弟 Jonathan,二人在坎昆準備買入大量日用品。「現在古巴最能賣的就是洗漱用品。紙尿片、番梘、牙膏,洗髮水護髮素等,都是重點入貨商品。」Juan Ernesto 更稱,坎昆有不少商店其實由古巴人擁有。至於他們,便在店內購買各種商品回國轉售。他舉例:「古巴沒有止汗劑賣,我們可以在用 3.5 美元在此買入,回國以兩倍價錢賣出。臭丸在這裡賣 14 美元,古巴售價可高達 3 倍。」據墨西哥旅遊部數據顯示,本年首 6 個月,入境墨西哥的古巴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60.5%。

古巴官方並不允許國民「走水貨」,對個人可攜帶物品有嚴格數量限制。Juan Ernesto 便要求採訪的記者不要透露其全名,以免返國後,被古巴海關沒收其貨物。然而,因此遭起訴的人甚少。總部設於美國邁阿密的夏灣拿諮詢集團(Havana Consulting Group)估計,2017 年有超過 48,000 名古巴人,平均在國外購買貨物 11.5 次。同時,超過 20 億美元的貨物被古巴人帶回國家。

「華盛頓郵報」採訪不同的古巴「水貨客」。大多數受訪者均表示,購物次數近乎一月一行。在平均月薪不足 400 美元的古巴,每月在外國買貨,可以帶來超過 2,000 美元的收入。雖然人民從中獲利不少,但 Jonathan 仍然批評國策不善,令國家整體白白流失貿易商機。即使最近通過的新憲法,承認私有財產,但卻不允許國內人民或海外國民創立正式的企業或作大型投資,民眾只能做著游走國內外的「旅遊貿易」生意。Jonathan 指:「政府沒有注意到機會的流失,對從事私營活動的國民造成困擾之餘,還堅持著不起作用的制度。每個到坎昆的古巴人,至少在這花費 1,000 美元,這便是古巴企業失去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