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新移民的湧入,普通話在香港的普及情況有目共睹,近年甚至惹來普通話將會蓋過或取代廣東話,成為下一代香港人母語的疑慮。然而,在美國,語言的移民和同化情況並不相同。美國曾吸引大批歐洲新移民前來定居發展,大量歐洲語系因而在當地普及,但時至今日,移民人口世代交替,歐洲語系不但沒有繼續流傳,在美國的使用率更迅速減少,當中尤其以昔日的移民大國意大利最為嚴重。
在上世紀 30 年代到 70 年代,從意大利出生、並移居到美國的國民比例,其實較任何一個海外國家都要高,因此,意大利語也曾經是美國在英語以外的歐系語言主流。而比起語言,意大利菜就更深受美國人的歡迎。過去一個世紀,當意大利移民來到美國,也順道帶來該國烹飪技術和飲食習慣。今日的美式飲食文化,本身就很受意大利菜影響。
儘管意大利菜得以轉換成美國飲食文化,不過,意大利語在美國的普及程度,則逐年減退,消失速度更快過其他歐系語言。按美國人口普查數據所顯示,從 2001 年到 2017 年,會在家中使用意大利語的美國人,總人數從 90 萬人大幅減少到約莫 55 萬人,16 年之間,跌幅達 38%。
事實上,在這段期間,不少歐系語言在美國都出現了使用人口暴跌的情況,兩大人數較多的主流歐洲語系德語和法語,便分別減少了 25% 和 12%,波蘭語跌 15%,希臘語亦跌 21%,人口比例較少的匈牙利語,同樣大減 38%。
而上述這些在 2001 年曾有超過 10 萬美國公民會使用的歐洲語系,過去都不曾出現如此大幅的跌勢。從事經濟及統計研究的美國記者 Dan Kopf 撰文提到,意大利語在美國的迅速衰落,主要是基於兩個因素。
移民人口減少
導致意大利語在美國失勢,普及程度逐漸減卻,第一個原因,是那些本身會說意大利語、在意大利出生的美國人,今日已經愈來愈少,並從 2001 年的 53 萬人口降至 2017 年的 40 萬人口以下。意大利人對移民美國的熱情不再,是因為 20 世紀末,意大利確實發展得比從前繁榮興盛。在 1960 年,美國人均 GDP 近乎是意大利的 2 倍,但到了今日,美國人均 GDP 只是比意大利多出 50%。
另外,由於歐盟在 90 年代取消邊境關卡限制,令歐洲各國的人口得以自由流動,變相吸引了更多意大利國民移民到英國。作為鄰近意大利而且經濟富裕的另一個英語國家,相較遠赴陌生的美國,成為更優先的考慮。此消彼長下,從 2000 年到 2017 年,英國的意大利移民人口增加近 7 萬人。
英語作為母語
Dan Kopf 認為,上述原因佔意大利語人口跌幅的 4 成,餘下 6 成則是基於同化現象,而且也是其他歐系語言在美國普及度漸減的原因之一。在香港,中港兩地的同化現象使得香港人使用普通話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在美國,情況幾乎相反。上世紀移民到美國的龐大歐洲國民逐漸去世,而今日生活在美國並擁有公民資格的歐洲人,主要來自他們後代所組織的家庭成員。他們主要以英語為母語,使用意大利語、德語來溝通的人數則正在下降。
雖然意大利語和其他歐洲語系正陷入衰落,但 Dan Kopf 提到,美國公民之中,在家中會使用非英語的比例並沒有下跌,總人數甚至按年上升,原因是來自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轉而激增。在 1980 年,其實只有 11% 的美國人會在家中使用另一種語言溝通。到了 2016 年,比例已增加到 22%。如 Dan Kopf 所指,在今日的美國,南亞語系人口的增幅正好填補了使用意大利語人口的流失,例如印度六大傳統語言之一的泰盧固語(Telugu)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