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蕉、大錢包、大蟹:澳洲的「big things」文化

A+A-
「大香蕉」所在的巴納納是昆士蘭州中央城鎮,在 1940 年起到 2011 年,流失多達 95% 居民。 圖片來源:TORSTEN BLACKWOOD/AFP/Getty Images

澳洲「巨牛」Knickers 近日成為國際新聞,看牠那副鶴立「牛群」的模樣,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但其實這類龐然大物,在澳洲俯拾皆是。當地人把它們統稱為「big things」,甚至有專書介紹各地的「big icons」。

光在新南威爾士州,就有「大香蕉(The Big Banana)」、「大結他(The Big Golden Guitar)」和「大明蝦(The Big Prawn)」;在昆士蘭州,則有「大菠蘿(The Big Pineapple)」、「大芒果(The Big Mango)」和「大蟹(The Big Crab)」;而在維多利亞州,甚至有「大錢包(The Public Purse)」、「大樹熊(The Giant Koala)」和「大鱈魚(The Big Murray Cod)」。

若論造型古怪,更不得不說南澳的「大龍蝦(The Big Lobster)」、「大木馬(The Big Rocking Horse)」以及「大蘇格蘭人(The Big Scotsman)」。其實說穿了,也就是當地聞名甚麼、盛產甚麼,便弄個放大版的雕塑,供人拍照留念。這種事放諸四海皆可見,只不過澳洲尤其多且尤其觸目。因為這些「big things」往往豎立在街邊及停車場,令司機途人都難以忽視。

位於南澳的「大蘇格蘭人」。 圖片來源:ABC Sydney/Twitter

美國「華盛頓郵報」分析,「big things」在澳洲似是一種邪教現象,這些巨型雕塑一直都是政治及經濟審查、學術研究及流行文化的主題。對部分人而言,「big things」與國內一些由盛轉衰的鄉郊地區有所呼應。雖然澳洲經濟整體表現良好,但很多二戰後豎立這種巨物的偏遠城鎮,由於居民遷至更加繁榮的城市,近年愈發凋零。

以「大香蕉」所在的城鎮巴納納(Banana)為例,當地是昆士蘭州中央城鎮,在 1940 年起到 2011 年,流失多達 95% 人口,居民數目從當年超過 7,000 人,劇減至現時僅得 300 人左右。在人財兩旺之時,城中沒有「大香蕉」這樣的巨型紀念物,只有一頭名為 Banana the Bullock 的巨型公牛。這與其他擁有「big things」的地方一樣,它們都已今非昔比。

陽光海岸大學歷史系講師 Amy Clake 博士去年寫道:「不少人或對這些『Big Things』有種盲目的喜愛,但其實當中有很多雕塑已經或將會變成金融負債。」她認為:「由社區領導的防止拆卸運動,並非其商業可行性的指標…… 只證明了依附在上的想法 —— 它們是不斷轉變的地域中熟悉的標記,失去它們對情感的打擊比實際要多。」

其實絕大部分「big things」均在 70 至 90 年代豎立,現時多需要復修。但地方政府意識到,招攬遊客和生意的經濟效益不似預期,愈發不願花錢維修,部分城鎮卻又難以簡單處理。譬如在開恩茲,一座為紀念首名登陸澳洲的歐洲人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而豎立的超大型雕塑成為爭議中心。批評者指此舉等同歌頌其發現,卻忽略在那裡生活得更久的原住民。

去年,另一座位於悉尼的庫克船長像遭批評者噴漆,他們集中抗議歐洲冒險者對澳洲原住民的迫害。時任總理 Malcolm Turnbull 支持繼續保留人像,表示反對運動是企圖「抹殺」歷史。在開恩茲的「大庫克船長」則較不起眼,去年的 Google 街景顯示,這座 32 呎高的雕塑仍然屹立於一個空置停車場。

另有一些「big things」的去留同樣備受質疑,但與政治或歷史無關,純粹因其不明所以。新南威爾士的「大明蝦」便是一例,近年有研究人員試圖發掘它的存在意義。結果,他們得出一個解釋:「它意味我們(澳洲人)有個性,有種幽默感。『大明蝦』是非常澳洲的東西,任何意見相反的人肯定是非澳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