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拍片現場蹲了三十年的苦力,竟然能與導演侯孝賢、攝影師李屏賓、音效師杜篤之、剪接師廖慶松,並列為國寶級名師。李屏賓見到他還得尊稱他一聲「六爺」。他的名字叫做王偉六。
一部電影的完成,永遠得靠數百人的工作團隊,然而頒獎典禮的光環,向來集中在名導演與男女明星上,極少投向這些相對低階的工作人員。但幹了一輩子場務的王偉六,不僅能與上述偉大藝術工作者齊名,2011 年還拿下了金馬獎的「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
場務,美其名為拍片現場總管,實際上是跑堂兼打雜,甚麼粗活苦工都得幹。從影片開拍典禮上的燒香分香、準備茶水毛巾、收拾垃圾,到當保安守夜、顧景,甚至片場的臨時廁所不通要挖大便,統統是場務的事。
出生在南投,父親是燈光師,王偉六從小對片場並不陌生。初中畢業後就不想再繼續念書,一年換過二、三十份工作,最後還是進了電影圈,從攝影助理、燈光助理、道具師等幹起。當年年輕力壯的他,從來沒想過會在場務這個位置開創一片天,而且一蹲就是三十年。
表面上看,場務工作跟苦力沒兩樣,錢少事多地位低,每天只有被人呼來喚去大吼大罵的份,所有人都想要儘快擺脫這身份,但王偉六卻在裡面找到了樂趣。
因為雜,要學的事情多,還得應付各種緊急狀況,王偉六覺得每天都很新鮮刺激。他努力看、努力學,很快就從助理升到領班。每天開著小貨車待命,一天工作二十小時也樂此不疲。
在拍片現場,演員、燈光、道具都有時間休息,但場務幾乎無法喘息,攝影機一動,他也要跟著走,架軌道、推滑軌,幫燈光師架高台。拍片前要確認美術組、道具組是否準備就緒,拍完片後還要清垃圾清場。閒雜人等或狗貓亂入片場也是他的責任。
光推軌這件事,就是融合了苦力、技術與藝術工作。苦力,是鋪軌時要搬動、鎖緊那些墊片和直軌、彎軌等;技術,因為拍片現場各種地形都有,軌道要鋪得平穩,需要靠經驗去「抓水平」;而藝術,則是推軌時的啟動和停止非常重要,節奏必須精準,否則一再重來,不僅底片「燒錢」可怕,導演的情緒也會大受影響。
海軍陸戰隊出身的王偉六一身蠻力,要推軌平穩不難,但他粗壯的外表下竟有細膩的心,推軌時還會跟著融入演員的情緒,一邊推一邊跟著默念台詞,讓鏡頭與角色的節奏能完全同步。
遇到緊急狀況時,場務也得發揮臨場應變的能力。曾經有一場海灘戲,拍攝時沒有算好時間,拍完開始漲潮,整個團隊要撤時已經太晚。海水來得又急又猛,一台貨車開到一半已經被淹沒了一半,在海水中浮浮沉沉,車上載著千萬的攝影器材,眼看著就要翻入海中。
當時王偉六開著自己的場務車在後面押隊,二話不說跳下車就衝過去,不顧水已經淹到胸口位置,一把抓起攝影器材頂在頭上,拚命走,走了足足一公里才回到岸上。雖然有驚無險的保住了攝影器材,但場務車卻差點因此報銷。
台灣資深製片黃志明說,場務車上雖然沒有貴重器材,卻是王偉六的身家財產。他能在一瞬間衡量輕重緩急,當機立斷。「就在那個當下,你才看出一個人的價值!」
對電影工作者來說,王偉六的存在不僅僅是場務,更是一個能鎮住全場的定心丸,有他在,「就像買一個保險!」黃志明比喻。
「六爺」用他三十年的人生證明,只要用心,角落裡的小人物也能備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