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人人、事事皆可成數據,生活中盡是收集個人數據的工具,孩子更是一出世就已被數據化,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媒體及傳訊教授 Sonia Livingstone 形容,現今的兒童是「社會這個大礦井中的金絲雀(canary in the coal mine for wider society)」,語帶相關,既指他們一舉一動都受到監控,同時意味著這是個不祥的徵兆,但卻似乎仍未有人思考大量收集兒童數據會帶來的後果。
年幼的孩子現在會使用連接到互聯網的玩具,易洩露個人資訊,也易受到黑客攻擊。英國教育局設立的英格蘭兒童專員(The children’s commissioner for England)有見及此,最近發佈關於收集兒童數據的調查報告 Who Knows What about Me,呼籲大型互聯網公司及玩具製造商在收集兒童數據方面,應更具透明度,並敦促政府考慮加強數據保護法。
現今收集兒童數據的方法已經極為多元化,兒童使用互聯網時就可以收集數據,介乎 11 歲至 16 歲之間的中童熱衷於社交媒體,每天平均發帖 26 次,估計到他們成年時,可能已累積發佈 70,000 次。另一方面,孩子到 13 歲時,他們的父母已平均將 1,300 張孩子照片及影片發佈到社交媒體上,足夠成為數據分析的基礎。此外,父母用來追蹤子女位置、互聯網使用資料的備份、應用程式、學校及英國全國衞生服務(NHS)等公共機構持有生物識別數據,均是取得兒童數據的途徑。
該報告警告,年輕人的個人資料若被放在互聯網,往後生活可能在司法系統或教育系統中面臨更多深遠的影響。現階段,令人擔憂的情況是健康保險公司使用兒童在社交媒體上發佈的內容,了解其心理健康情況,這可能會作為決定如何制定保單,以及收取多少費用的考慮部分。
報告建議,學校應該教導兒童自己的數據是如何被收集及其用途;在玩具公司方面,如果玩具會錄音或錄影,則應在包裝的顯眼地方或其附帶說明中標示,亦應在其條款及限制中使用兒童所能理解的語言,清楚解釋收集數據的目的,以及使用這些數據的詳情,甚至停止在產品或應用程式中安裝收集數據的追蹤器。更重要是政府需要作監管,並在必要時為保護數據立法,才可在技術一直發展的情況下,真正保護兒童。
英格蘭兒童專員 Anne Longfield 指,人們需要停下來思考這對兒童現時生活的意義,以及對未來成年後生活的影響,「我們根本不知道有關運用孩子所有資料,後果會是甚麼?」可能命運就真的如金絲雀一般,一生都遭到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