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牛奶、有鉛芝士:19 世紀合法的黑心食物

A+A-
「試毒小組」口號: None but the brave can eat the fare。 圖片來源:FDA

頭髮豉油、孔雀石綠、毒奶粉,到今年傳出毒大閘蟹,食物安全問題無日無之。猶幸生於現代,政府機關尚可用科學技術檢測食品。但西方工業革命後的 19 世紀末,化工業崛起且在無法規限的情況下,應用於食品生產上,曾鬧出不少食物安全問題。美國記者 Deborah Blum 本年推出新書 The Poison Squad,講述美國化學家 Harvey Washington Wiley 為食物安全作所的貢獻。日前,Blum 接受澳洲廣播公司訪問,帶大家回顧比今天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黑心世界」。

在 19 世紀,每次飲食都可能令人身陷險境。受惠於工業資本主義發達,食物得以透過工業手段大量生產,但如何為食品作防腐加工,亦是生產商的考慮之一。在美國,牛奶加工甚為恐怖,為使牛奶色澤更白,廠家將白堊(chalk )或建築石膏加入其中稀釋;具毒性的甲醛及硼砂,則作為「防腐劑」保持牛奶的「良好品質」。毒牛奶曾在美國造成約 8,000 名兒童中毒身亡。然而,牛奶亦只是食品安全問題的其中一角,其他還有鉛芝士、磚粉肉桂、木屑咖啡,以及蟲碎紅糖等。

1958 年,一幅諷刺糖果加入砷及石膏的漫畫。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19 世紀的食物生產不受政府監管,沒有基本的安全指引,更遑論為產品貼上食物標籤。如何賺取最大利潤,置於客人健康之前。Blum 形容:「有很多原因驅使生產商這樣做。擁有可長久保存的牛奶,甚為有利可圖,有害物質添進其他食品的道理亦如是。而這樣做完全合法,你只是在努力為自己創造財富。」但當時身為化學教授的 Wiley,對這些黑心食物卻大感震驚,並自 1880 年起開始反對食品造假的問題。

1881 年,Wiley 首度發表論文研究糖與葡萄糖的造假;同年,Wiley 獲印第安納州任命為州化學家,研究食品成分。隨著 Wiley 經常發表演講、與團體及專門揭露黑幕的記者合作,終於在 1883 年終於獲任命為美國農業部首席化學家,繼續打擊黑心食品事業。但 Blum 指,及後在老羅斯福總統主政下,Wiley 的打假之路遇到阻力。以進步主義聞名的老羅斯福,在食品監管上,卻缺乏前瞻。「羅斯福常與食品企業合作,確保其反壟斷法不會太影響他們的收入。」在總統授意下,農業部長 James Wilson 領導另一個委員會,反對並阻止 Wiley 的立法行動,並以醜聞攻擊 Wiley,使其變爭議性人物。

儘管在聯邦的工作受到打擊,但 Wiley 仍致力證明食品加工規管的必要。Wiley 在 1902 年起,找來農業部的年輕員工到部門的地下室,成立「試毒小組(The Poison Squad)」提供每日三餐膳食。員工們在知情的情況下簽約 1 年,每天吃上加入硼砂等物質的常見黑心食品。最終的實驗結果,當然是導致腹瀉、肝、腎臟損傷及黃疸等眾多健康問題。雖然對志願者身體造成傷害,但卻成為 Wiley 反對黑心食品的鐵證。

Wiley 的測試結果得到報章廣泛報道,公眾亦因此得知食物真相。由此,Wiley 的同路人不再只有一小撮人,而得到公眾、團體的支持。如 1904 年,女性俱樂部聯合總會(GFWC)的 Alice Lakey 發起寫信支持「純食品及藥物法案(Pure Food and Drug Act)」行動。1906 年,著名作家 Upton Sinclair 發表小說「屠場(The Jungle)」,記錄芝加哥肉類加工業中的惡劣工作環境,引起廣泛迴響。小說所載的內容最終成功引起老羅斯福注意,並派員調查真相。同年,「聯邦肉類檢驗法(FMIA)」及「純食品及藥物法案」均獲通過。

法案通稱 The Wiley Act,要求藥物在包裝上注明成分,並表示政府可取締不安全的產品。法案同時禁止生產有毒或有害的食品、藥物,並賦予政府檢驗和起訴的權力。「法案意味著美國歷史上,首次有法律規定,保障消費者。」法案更影響日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誕生。而隨著食品安全標準完善,並成為國際參考對象,到 20 世紀中,發達國家均相應制定食物安全法例。今天能喝上一口不含甲醛的牛奶,應要感謝當年為制定法案作貢獻的人。